1 / 44
文档名称: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应用技巧.ppt

格式:ppt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应用技巧.ppt

上传人:经管专家 2011/10/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应用技巧.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 应用技巧
重庆市安监局政策法规处
2010年12月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种类
2010年8月新印发《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式样)》总共37类,新增加《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其余文书样式有微调。
现场检查及行政处罚使用文书种类
一、现场检查
1.《询问通知书》
2.《询问笔录》
3.《勘验笔录》
4.《抽样取证凭证》
5.《现场检查记录》
6.《现场处理措施决定书》
7.《责令限期改正指令书》
8.《整改复查意见书》
9.《强制措施决定书》
10.《鉴定委托书》
11.《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审批表》
12.《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
13.《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审批表》
14.《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决定书》
15.《案件移送审批表》
16.《案件移送书》
17.《文书送达回执》
二、行政处罚
(一)简易程序
1.《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单位)
2.《行政(当场)处罚决定书》(个人)
(二)一般程序
1.《立案审批表》
2.《案件处理呈批表》
3.《行政处罚告知书》
4.《当事人陈述申辩笔录》
5.《听证告知书》
6.《听证会通知书》
7.《听证笔录》
8.《听证会报告书》
9.《行政处罚集体讨论记录》
10《行政处罚决定书》(单位)
11.《行政处罚决定书》(个人)
12.《文书送达回执》
13.《结案审批表》
三、执行
1.《罚款催缴通知书》
2.《延期(分期)缴纳罚款审批表》
3.《延期(分期)缴纳罚款批准书》
4.《强制执行申请书》
5.《文书送达回执》
四、制作卷宗
1.《案卷首页》
2.《卷内目录》
事故调查及行政处罚文书使用种类
一、***
1.《询问通知书》
2.《询问笔录》
3.《勘验笔录》
4.《抽样取证凭证》
5.《鉴定委托书》
6.《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审批表》
7.《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
8.《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审批表》
9.《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处理决定书》
10.《案件移送审批表》
11.《案件移送书》
12.《文书送达回执》
二、行政处罚
1.《立案审批表》
2 .《行政处罚告知书》
3 .《当事人陈述申辩笔录》
4 .《听证告知书》
5 .《听证会通知书》
6 .《听证笔录》
7 .《听证会报告书》
8.《案件处理呈批表》
9.《行政处罚集体讨论记录》
10《行政处罚决定书》(单位)
11.《行政处罚决定书》(个人)
12.《文书送达回执》
13.《结案审批表》
三、执行
1.《罚款催缴通知书》
2.《延期(分期)缴纳罚款审批表》
3.《延期(分期)缴纳罚款批准书》
4.《强制执行申请书》
5.《文书送达回执》
四、制作卷宗
1.《案卷首页》
2.《卷内目录》
行政执法文书具体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文书可以打印或手写,可以用黑色、蓝色笔填制,一律不得用铅笔填制。
二、确因填制错误,应当用斜横杠划去错误部分,划去部分或者改写部分应由行政相对人用指纹覆盖。
三、行政执法文书设定的所有栏目,应当逐项填写,不得遗漏和随意修改。无需填写的,应当用斜线划去。要求执法人员签名的文书,执法人员签名栏不得少于两人签名,并署名日期。
四、行政执法文书案号——
行政区划简称+文书简称+年份+序号
例:(渝)安监管立〔2010〕1号
注:
1. 与旧版相比,去掉“字”和“第”。
2. 年份应使用公元全称,不加“年”字,例如“2010”不得写成“2010年”或者“10”。
3. 年份和序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码,序号前一律不加虚位“0”。
4. 序号可以按照本单位的统一要求编写,也可以按照单位内设机构分部门编写。例:(渝)安监管立〔2010〕执-1号
一、适用范围——
行政机关按照规定和程序对受理的案件进行初步核实,确认涉嫌违法且对此具有管辖权,需对案件进一步开展调查,向本机关负责人提出的书面审批文书。
注:
1. 只适用于行政处罚一般程序,不适用于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
2. 对同一违法行为存在若干责任主体时,应当分别立案。事故类案件可以立一个案。
3. 对确需立即查处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可以先行***,并在5日内补办立案手续。
4. 凡是有相关证据材料的(申诉举报材料、上级交办、下级报请或有关部门移送的材料、当事人提供的材料、已核查获取的证据等),应当将证据材料附《立案审批表》,一并呈送领导审阅。
二、案由——
对案件性质的初步定性,《手册》规定了18类,照填。
三、案件来源——
分五类。包括:执法检查、事故、举报、上级交办、下级报请、有关部门移送。
四、案件名称——
分三类。事故类:“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月日+事故等级+事故类别+案”;
违法行为类:“违法主体+违法行为+案”;
非法行为类:“违法主体+非法行为+案”。
五、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