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材料作文怎么写1 1632.ppt

格式:ppt   大小:571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材料作文怎么写1 1632.ppt

上传人:小枷 2019/3/16 文件大小:5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材料作文怎么写1 163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材料作文怎么写1行之有效的应试作文训练材料作文是继话题作文之后的高考作文新宠。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我们的写作材料作文的水平?与其给我们太多“你可以这样写”、“可以那样写”等的模棱两可选择的训练方式,不如找出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供学生借鉴与参考,使训练的针对性更强,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而举一反三,写出适合自己风格的优秀作文。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究写作的方法。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材料作文就是给考生一个背景材料,不限定话题,但考生要做的是从所给的材料中准确地概括出一个话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快速正确审题、立意在写作材料作文中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会全盘皆输、前功尽弃。如何审题?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一、通读材料,全面理解材料,抓中心话题二、围绕中心话题,多角度立意一、通读材料,全面理解材料,抓中心话题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作为考场作文,不是写什么都可以,按出题者的意图,作文范围会有一定的指向性。所以考生一定要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抓中心话题去写作。举例: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小花上面。解析:从材料来看,审题的突破点在于爸爸回答汉克“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关键词:“保护弱小”。所以,本篇文章最佳的立意是以“保护弱小”这中心话题展开。在此基础上可以有以下的立意:,对贫弱同情悲悯;2、矜悯孤弱,3、能力有多大,护弱的责任有多大4、你、我、他,人人都可以成为护弱的天使一些学生过于关注汉克最后的举动,或者关注汉克保护的对象,没全面理解材料,抓住中心话题,将材料理解为是保护大自然,保护植被,热爱生命(这种立意仅仅体现了材料最后一句话,不能体现父、母、哥和汉克之间的爱护)等,甚至有学生为了让立意出新,反弹琵琶,剑走偏锋,将立意确定为“弱者”不“弱”,“弱者”也可以强大等。二、围绕中心话题,多角度立意的几种常见方法如何多角度开掘观点、立意,把写作文章的方向引到考生熟悉的领域?学生需掌握如下几种方法:1、找关键句法2、提问法3、由果溯因法1、找关键句法如:上则材料中的关键句“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是材料的核心内容所在。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审题方法:找关键词法。关键句:“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立意: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别摔在熟悉的路上”野兔谨小慎微,不敢走新路,不敢创新不要谨小慎微、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2、提问法提问法适合有角色对话的材料,提问的角度可以就不同的角色提问。提问的步骤有3步:A、他、她的说法、做法对不对?B、为什么?C、对我们有什么启发?举例:2006年全国一套作文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解析:①从牧羊人的角度来看:第一步提问:乌鸦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答:牧羊人的态度很鲜明——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显然是否定的。第二步提问:否定乌鸦的什么?答:头脑发热,不自量力,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知。第三步提问: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人要有自知之明。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