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4
文档名称:

2004-2020年三亚热带滨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114PDF.pdf

格式:pdf   页数:1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2004-2020年三亚热带滨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114PDF.pdf

上传人:钻石文档库 2013/11/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4-2020年三亚热带滨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114PDF.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亚热带滨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现状分析
一、现状概况
二、景源评价
三、资源开发与利用分析
四、土地利用分析
五、风景区内生态环境分析
六、开发优势与制约冈素
第二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期限与范罔
三、规划性质与发展目标
四、风景区结构布局
五、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
第三章专项规划
一、保护培育规划
二、风景游赏规划
三、典型景观规划
四、旅游设施规划
五、基础工程规划
入、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七、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八、土地利用规划
九、分期发展规划
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前言
现被划入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天涯海角、亚龙湾、南
山~海山奇观等景区,曾各自作为一个独立体,先后编制过风景名胜区
总体规划。而且国家在亚龙湾风景名胜区内已经批准成立了“亚龙湾国
家旅游度假区”,并编制了总体规划。一九九四年一月十日国务[1994]4
号文公布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九
九四年八月三亚市人民政府指定三亚市规划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研究院海南分院承担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后因
种种原因,尚未报批。随着时间的推移,风景区历经 1 0年建设,各景
区、景点开发与原规划有较大的变化。二 00 三年,三亚市人民政府重
新指定三亚市园林管理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与三
亚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共同承担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
制工作。旨在从整体出发,把握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
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第一章现状分析
一、现状概况
(一)战略地位
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境内,是中国最
南端、也是唯一地处热带海滨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区内风景优美,
景观独特,具有很高的观赏游览价值。尤其是海内外久负盛名的天涯
海角和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亚龙湾,以及近年来建设正方兴未艾的南
山一海山奇观文化旅游区,是中国境内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风景旅
游资源,在中国大风景体系和大旅游体系中地位显赫。
(二)地理位置
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域范围内,地处南海之
滨、海南岛最南部、三亚市区东西两臂,界于东起海棠湾、西至南山
的大小洞天及崖州古城一带,是众多风景名胜点一脉相连的旅游热点
海岸,距海南省政府海口市约 300 公里。
(三)自然条件

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属低纬度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长夏无
冬,春秋不明显,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候 ℃,全年曰照时
数 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 79%,年平均降雨量 1263mm,年平
均海水温度 ℃,最低水温 22℃,风况以东、东北偏东、东北风
为最多,并受台风的影响,。属中风害地区,每年台风平均为37 2次。
2、海流
三亚沿海一带每年 1 0月至次年 3 月东北季风时海流为西南方向,流
速 节,5 月至 8 月西北季风时海流为东南方向,流速为 节。


三亚沿海潮汐属正规日潮,随着季风变化又由日潮变为半日潮。
日潮时一天涨潮时数 10—17 小时,落潮为 7—8 小时,一般情况下,
最高潮位 米,最低潮位一 米,最大潮差 米,平均
潮差 米,平均潮位标高 米。

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工程地质情况可分为腹地、海滩、
山地、岛屿四种情况,腹地多为山前盆地,基岩主要为花岗岩,上覆合
砾亚粘土,中压缩性,土层物理学性质良好,地下水不具侵蚀性。
海滩地平坦、开阔,所揭露的是第四系统海域一级阶地沙堤堆积物,
顶端上部地耐力 12 吨/平方米,下部为 2O~24 吨/平方米,地下水不
具侵蚀性。
岛上多分布砂性土、花岗岩风化土和花岗岩石,近海以沙性土为主,
结构松散,易塌,风浪容易造成对工程设施的破坏和边坡的稳定性。花
岗岩风化土容许承载力 l6O—l8OKpa,可作为低层建筑物地基持力层。
花岗岩分布区工程地质条件好,有稳固的地基持力层。
三亚沿海一带属 7 度地震区,l983 年 2 月 13 日曾发生理氏 级
地震,但震区中心在三亚市西北部的高峰一带,地质构造方面较大的断
裂带从林旺到南山在山区通过,不影响沿海。
(四)人文条件
海南省三亚市,古称崖州,历史上一直是琼岛南部政治、经济、文
化、教育的中心,聚居在这里的黎、苗、回、汉等各族人民,在漫长的
历史长河中辛勤劳动,创造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