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强盾文化”铸就坚固盾牌.doc

格式:doc   大小:9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强盾文化”铸就坚固盾牌.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3/16 文件大小: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强盾文化”铸就坚固盾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强盾文化”铸就坚固盾牌——总参工程兵某设计研究所以先进文化牵引部队全面建设启示录作者:张建华梁宇赵杰2013-03-2808:34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字号:大中小】【我要打印】【我要纠错】科研室攻关一个科研单位,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和引领,就会失去活力、动力和方向。一项设计成果,如果融入文化的元素和品质,就会生发新意、价值和功效。军营文化建设,是总参工程兵某设计研究所坚持推进的一项持久系统工程。该所政委朱洪光感慨道:“坚持以先进文化思想为指导,提升营院文化品位,彰显英模先进,鼓舞士气斗志,实现室内文化与室外文化结合,文化建设与营区建设结合、文化装点与环境美化结合,满足科技干部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生活需要,就能为加强单位全面建设发挥重要保证作用”。■三个境界——贯穿一种探索“文化是软实力、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建所60余年来,他们从担负国防人防工程设计科研任务出发,对“强盾”文化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所长许正凤讲述道:“我们在60年的建设发展实践中,不断传承工程兵的精神品质,发扬工程兵的优良传统,履行自身职能使命任务,迎接新的设计科研挑战,在探索、转变、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培育和形成了具有单位特色的强盾文化。”对这个过程,文化名人王国维曾用三个境界来形容:在实践中积累夯实文化根基,在转变中思考总结有益经验,在提炼中发展最终有所创造。强盾文化建设以孜孜探索的姿态,经历积累、转变、创造三个境界,由浅到深,由狭到广,呈现出多姿多彩、蓬勃向上的面貌——该所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38岁以下4人),121人次各类国家注册师的人才方阵,十年磨一剑弥补国内某项科研领域近20年空白和5年间获得60余项军队科技进步奖,蕴含了这个设计研究所对强盾文化的实践与追求。去年,该所被总政治部表彰为第十二届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被总参党委评为先进党委,12项科研成果通过军队科技进步奖评审。■七个属性——诠释一种精神什么是强盾文化的内涵?这是该所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强盾文化是军训和兵种部砺剑文化以及工程兵开路先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所《强盾文化建设纲要》如是说,它以我军和工程兵的优良传统为源泉,以设计科研实践为依托,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设计科研特色的军事文化。”也许,所党委总结凝练的这7个本质属性和特征是对强盾文化最好的诠释和注解。忠诚于党是灵魂;敬业奉献是核心;艰苦奋斗是支撑;开拓创新是生命,严谨科学是特质;团结协作是品格;革命传统是血脉。建筑既是科学,又是凝固的音符和艺术。该所建筑师和结构师在设计中自觉地融入文化元素、美学追求、现代品味和环保意识。他们运用虚实转换、光影交融和形体变化为建筑增添了韵律感,使一梁一柱有了生命的气息。强盾文化的终极追求在于构筑国家顶级防护盾牌。在设计科研干部身上,集中体现了这个所凝练的“四所精神”(四所曾是该单位的编号)忠诚使命,献身国防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严谨细致,实干巧干的科学精神;攻坚克难,拼搏进取的创新精神;胸怀全局,密切协作的团队精神。从参加援越抗美的技术员朱枝龙,到退休后不为高薪所动的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张启明,从甘当人梯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秀敏,到十年磨一剑的总参中青年专家邓国强,还有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