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羁关于加快农贸市场改造步伐,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蚇建议莅乐清代表:郑小琴蚂农贸市场是城乡居民“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流通渠道和场所,与当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农贸市场更是一个地区城市文明状况的缩影,是老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体现,直接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肁随着我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农贸市场发展滞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与我市经济发展和百姓需求已极不适应,改善农贸市场的购物条件、提高市场档次已迫在眉睫。现结合农贸市场的现状及成因,就如何加快改造农贸市场以提升我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建设宜居城市提几点看法。肈一、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袃就我市当前农贸市场的状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蒁一是数量多但规模小。温州共有登记在册的农贸市场230个,除新建的浙南农贸市场等几个上规模上档次市场外,绝大部分属于营业面积2000平方米以下的低档次、小规模市场或马路市场。以乐清为例:乐清现有登记在册的农贸市场28个,根据乐清市工商局2007年调查数据显示,还有约30个规模不一的农贸市场尚在无证照经营状态,而分散于城郊结合部与农村的小市场则不计其数。但在诸多农贸市场中,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包括5000平方米)的,仅6个;市府所在地乐成镇有三分之二市场的营业面积低于“温政办〔2005〕2号文件”规定的最低标准:2000平方米;重点集镇虹桥镇农贸市场的营业面积均不足2000平方米。在登记在册的28个农贸市场中,13个市场的固定摊位数不足200个;尚有3个集镇的中心菜市场营业面积不足600平方米。(附件:2007年度乐清市农贸市场(有证照)规模图)膁二是布局不合理。我市大多数农贸市场建于90年代。从市场初建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间,我市城市面貌有了极大发展和改变,城市中心外扩,新老城区的居住人口、消费需求消长变化,而这批市场还停留在老地方。另外,很多新发展起来的工业区、住宅区因没有适时建设农贸市场,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十分不便。比如,在虹桥镇西工业区、仙垟陈、四都等工业聚集区,因工业区的发展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但附近没有农贸市场以满足工业区的消费需求,于是各个工业聚集区外的马路上便形成了颇为壮观的露天市场。膅三是硬件建设滞后。除近年新建的极少数市场外,我市农贸市场硬件建设普遍滞后,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全市61%的农贸市场没有泊车位,46%的市场没有配备管理房。大部份市场仍为简易的棚顶式结构,棚顶老化失修,失去基本的遮阳挡雨的功能,经营户们纷纷在各自摊位上支起了各式雨布,使不少市场面貌显得破烂不堪;而消费者雨天也要打伞进场购物,既不方便,也使市场内更加拥堵,购物更不顺畅。大部份市场内供电线路缺乏系统检修,经营户私拉电线交错如蛛网,不美观更不安全。全市未改造的市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现象。此外,原有的节约型设计致使市场内摊位面积狭小、没有仓储空间且通道狭窄,供水、排污设施简陋,造成市场内地面污水流溢、气味难闻,消费者对此怨声不断。薅四是秩序混乱。我市大部份农贸市场显得十分拥挤杂乱。市场附近场外经营、市场内充斥流通摊点,通道上堆放杂物或占道经营,车辆随意停放,食品经营摊位生熟不分等现象十分普遍。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不诚信经营行为时有发生。在无证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