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菌类培养袋分离机构设计开题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菌类培养袋分离机构设计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2011/7/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菌类培养袋分离机构设计开题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菌类培养袋分离机构—破碎部分设计
指导教师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教务处印制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目前塑料袋回收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的重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小小塑料袋,让国家动用了限制使用的大措施。近来这件事成为各方讨论的热点。如果仅看每人手上提着一两个塑料袋那真是小事,可如果看看塑料袋的使用量可就让人吓一跳了,真是人多力量大,按照销售5万元商品用1000多个塑料袋计算,我国超市行业每年消耗的包装袋总量超过了40万吨。另据测算,菜市场、集贸市场、百货商店、书店、饮食店、水果摊点等塑料袋的用量一般是超市用量的3倍,约120万吨。塑料袋的危害不用说了。可塑料袋如果回收是完全可以100%再利用的,这一点不知人们是否都知道。塑料袋是用石油做成的,回收1吨塑料袋,就相当于获得了3吨石油。这项于环境、于资源都有利的好事为什么长期以来就没人做呢?也不是完全没人做,只是做的人很少。我们现在探讨的是发展塑料袋回收业的可能性。其实扩大一点,日常生活中,我们制造的塑料垃圾,岂止是塑料袋,还有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再扩大一点,我们日常生活中又制造了多少“放错了地方”的垃圾?这些其实是可以变为资源的,只是我们在疏通回收的环节上还缺乏润滑剂。这有认识上的不到位,也有政策上的不到位,现在是到了认真来办这件事的时候了。很多食用菌的培养都是用培养袋去种植的。其中蘑菇就是一例。
蘑菇是一种食用菌,也是真菌中的一种,众所周知,其味道十分鲜美,广受大家的喜爱。目前,蘑菇已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也是塑料用量比较大的一种产业。收完蘑菇后如何处理用过的培养袋和培养料的问题来说,就十分让人头痛。个体种植户往往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他们经常采用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办法——扔掉,可是却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大型的种植场想到了资源的重复利用可以减少资金的投入,采用的却是十分笨拙的办法——用人工一袋一袋的分离回收,然而对于数量十分庞大的培养袋,人工回收是不是异常的费力而不讨好呢?但是这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很简单,用机器回收。机器的工作效率是人无法比拟的,这样既节省了人力,又减少了资金的投入,何乐而不为?据市场调查得知:出菌后培养料废料可以生产复合肥,目前市场价格300元/吨,培养袋塑料回收价格为600元/吨。所以现在急需一种机器,及时对培养袋和培养料进行回收利用,可以极大的避免浪费和污染。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蘑菇培养袋为食品级塑料袋,比一般塑料稍硬,而培养基为锯末等的混合物,凝结成块状。要想将培养袋与培养基分开,首先就得让培养基不被培养袋包裹,这样就得把培养袋破开;其次,要让培养袋与培养基处于颗粒混合的状态,这就需要将培养袋切碎,将成块的培养基碾成较小颗粒。收完蘑菇后的培养袋比较柔软,不容易整体挤压破碎,但采用刀具先将培养袋切割成段状,然后再进行挤压就十分容易了,这样就能得到易于筛分的培养袋与培养基的颗粒混合物了。所以设计的分离机构可以分成两部分:破碎部分和筛分部分。而我重点设计的部分则是破碎部分:
破碎部分工作机构的初步设想
该部分主要是由两对轮组成:上面的一对轮装有锯齿形刀具,目的是为了把培养袋切成条段状;下面一对轮是齿辊轮,用于进行二次破碎,并形成挤压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