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明朝宦官制度专业:历史学年纪:2011级姓名:庄惟婷宦官又称为寺人、阉人、阉臣、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太监等,是指那些在专制主义社会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失去生殖能力的男性奴仆。这种生殖能力是后天被强制或自愿丧失的,并非天生。宦官之职始于周,《周礼》中“寺人掌王宫之内及女宫之戒命”,其中“寺人”指的就是宦官。值得说明的是,宦官最初并非都是阉人,“东汉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此后宦用阉人定任的制度也传下来。”——易彪:《明代宦官权力扩张及原因》,文教资料,2007年8月下旬刊1、将战俘变成宦官在中载,殷朝的武丁就把抓来的战俘变成宦官为宫廷服务。2、犯罪的官吏宫刑就是割去男性生殖器的刑罚。据《尚书·吕刑》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这种残酷的刑罚。主要对象是那些犯罪的官吏、贵族。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司马迁、李延年等。3、受宠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成为宦官是因为皇帝喜欢他们。如明宣德时期的王敏如果仅因为皇帝个人喜好就强行阉割他人就有悖人情了。4、拐卖民间有些人为了赚取钱财,通过拐卖、欺骗等形式获取幼童卖到阉割机构,以谋取一定利益。5、自宫由于生活所迫,父母主动将自己的孩子进行阉割,然后送入宫中以谋求生路。也有人怀着个人目的自行阉割入宫。如魏忠贤为了躲避债务,一气之下自宫,逃入宫中。清朝李莲英也是如此。6、中央政府向地方摊派唐朝以后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摊派宦官进贡数额,再由地方官招收宦官。地方招收的宦官大多聪明伶俐,长相俊美。如高力士就是广东进献的。7、其他有时皇帝为了特殊的目的会招收一些人入宫服务。如明朝王振。内廷为了提高女官素质,更好的管理女官,招收自愿入宫的儒士。1、家奴最早的宦官是严格意义上的皇家家奴,地位低下,执役下贱。根据《周礼》记载,宦官的主要职责是掌管宫门的钥匙,扫地,宫廷的警卫打更,管理宫中图书资料,伺候皇家生活,管理宫中宫女,传达皇帝命令等。2、皇帝助理汉朝时期,宦官已经染指国家权力,对国家政治产生很大影响。皇帝权力的日益集中,唐朝时期宦官势力得到很大的发展,甚至掌握了皇帝的任免权。到明朝时期,宦官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他们帮助皇帝辅助决策,传宣谕旨,批阅奏章,草拟诏旨。3、皇帝的性启蒙老师在皇子进入青春期前就有人对其进行性启蒙教育,而担任这一角色的只有宦官。1、送“外经厂供安”一般宦官中的中上层,在他们年老体迈以后,又没有依靠,可以“发外经厂看守,以待毙焉。2、浣衣局这个地方接受的宦官要求较低,凡是年老体迈的人都要来这里颐养天年,有罪的宦官也可以来这里结束余生。他们来这里的原因,一方面有个安身之所,另一方面也是皇帝怕他们泄露宫中的秘密,在这里可以得到管束。他们在这里居住,有内官监供给米盐,直到他们死去。3、京城内外政府寺庙对于中下层宦官,他们缴纳一定的费用,可以在京城内外的政府寺庙寄宿,寺内有烧香内官十余员,作为为这些养老的宦官服务。4、净乐堂在净乐堂的东西面有两座塔,塔内有眢井,以供放置他们的骨灰。如果是生病而死的话,有专门送终的内官,内官监发放棺木,惜薪司发放焚化用的柴薪,抬到净乐堂焚化。5、自己购买田宅有些宦官首领在宫中混得好,得到皇家的赏识,经常发放一些赏银,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笔积蓄,出宫后可以在民间购买一处田宅,颐养天年。如果有媳妇、养子的话,可以“一家人”安度晚年。6、一般寺庙这里的寺庙是指一般的寺庙,它不同于前文提到的大佛寺。宦官由于遭到家里人及乡里人的唾弃,认为是不孝之人,不能回家,所以他们在生前都会攒点钱捐给寺庙,或者给寺庙买点地7、流落街头虽然政府有宦官的安身之所,但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宦官集团的需求,大多数宦官由于贫穷,离宫后只能流落街头,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宦官制度的发展过程宦官制度的萌芽和形成阶段(夏、商、周及春秋整个奴隶制时代)宦官制度的发展和成熟阶段(战国秦汉时代)宦官制度的衰落和中兴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中经隋唐迄宋辽金元)宦官制度的鼎盛和灭亡阶段(明、清)太祖深知宦官之祸的厉害,为了不许宦官干政,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制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并且“不许宦官兼外朝的文武职衔,不许宦官穿外朝官员的服装,又规定宦官品级不得过四品”。明朝宦官机构非常庞大,重要的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除了这二十四个衙门外,还有很多部门,比如文书房、中书房、提督东厂、御前近侍、提督京营、南京守备等等,这几个只是宦官衙门中上层的机构,其他诸如管理日常生活、油盐酱醋方面的宦官部门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