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设校园文化,打造文化校园——关于“新三中”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设想 蒋宝安众所周知,第三中学新校舍将在暑期过后投入使用。届时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的三中将展现在绥芬河人面前。如今,我们在海都机电城异地授课,自然和空旷给了我们老师和学生安静的学习环境,也给了我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新三中”即将建起来了,“新三中”因何才能不愧于“环境优美”、不负于“设施先进”?如果仅仅是“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而没有学生,没有教师,没有琅琅书声,没有奔跑嬉戏,那么校园也只是一个躯壳而已。校园,给我们直观的、显见的美,来源于物化的环境,但是,因为有了人,才体现出文化的美。“新三中”就是要通过解决“人”的问题,人的培养、人的塑造、人的发展,来建设校园文化,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成就学校教育品牌,打造文化校园。那么如何来建设校园文化呢?,我首先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校园文化”的认识。我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东西,它既是有形的建筑设施,又是无形的意识形态,它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校园的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制度、等等。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包括校园历史文化传统和绝大多数师生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体系、生活信念等意识,也是通常所说的校园精神,它属于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三个方面。下面,我将具体的阐述一下我对“新三中”校园文化建设的进一步设想。一、以优雅的校园环境文化陶冶人学校是传承文化的阵地,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进步的摇篮。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师生们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促进师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不但要创优校园环境,更加要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合力,优化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形成校园的环境文化。1、营造和谐的校园建筑环境。新三中校舍坐落在原校舍南30米处,建筑面积将达到14500平方米。教学楼建成后,学校教学区、运动区分明,教学楼、功能楼、运动场、体育馆等校园建筑独具特色,无论从外观风格、外墙色调还是楼梯走廊、墙室布置,都很好地体现了校园的和谐与统一。在校园建筑内部细节的完善和优化上,设计者还坚持从安全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出发,处处显示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关怀,所有的墙角都设计成圆角,走廊的转弯处都设计了转角活动平台,走廊的消防栓都采用了内镶入处理;教室宽敞明亮,所有柱子都采用避让原则,消除了活动安全隐患,每个教室后面还预留出学生储物柜的空间。在校园景观建设中我们初步设计了一楼校史展示屏风、校园八景观(保安门、风雨操场、双十二台阶、观景台等)。校园整体绿化有白桦园、群像树(柳树似人形状)等。2、建造现代化的校园网络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完善的教学设施为校园的文化内涵注入了现代化的气息。我们认为,现代化教学环境是现代化学校的一个基本条件。因此,我们将重视校园文化的现代化建设,高起点、高标准进行校园信息环境建设。我们将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以多媒体视听为标志建立校园网络系统。校园内网网点布置到所有教学用房和教师办公室,健全校园信息交互平台,各处室各部门都通过交互平台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使学校各部门的通知、信息做到快速传输。校园网立足于三大板块:校园信息交流平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