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广州市先进制造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69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州市先进制造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

上传人:980853275 2019/3/19 文件大小:1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州市先进制造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州市先进制造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印发稿)目录一、现状与形势 4(一)“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成就 41、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42、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53、效益大幅提升 64、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7(二)“十二五”期间的挑战和机遇 81、面临挑战 82、发展机遇 10二、总体要求 11(一)指导思想 11(二)发展原则 121、与新一轮城市发展相结合 122、与深化改革体制创新相结合 123、与“广州服务”相结合 134、与绿色低碳发展相结合 13(三)发展目标 131、规模结构目标 132、布局优化目标 143、技术创新目标 144、环境友好目标 14三、重点发展领域 15(一)汽车领域 15(二)重大装备领域 17(三)石油化工领域 18(四)船舶领域 18(五)优势特色领域 19(六)战略性新兴领域 19(七)技术创新平台 22四、空间布局 23(一)“三翼” 241、东翼产业集聚带 242、南翼产业集聚带 243、北翼产业集聚带 24(二)“六集群” 251、汽车制造业集群 252、重大装备制造业集群 253、石油化工制造业集群 264、船舶制造业集群 265、优势特色制造业集群 276、战略性新兴制造业集群 28(三)“四层” 301、第一层级:以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中新广州知识城为核心 302、第二层级:以重大基地和主要园区为载体 313、第三层级:以9个“退二”园区为延伸 314、第四层级:以产业协作区为辐射 32五、保障政策与措施 32(一)加强科学规划引导 32(二)建设技术创新体系 33(三)培育龙头企业 35(四)扶持民营和中小企业 36(五)推进低碳发展 36(六)推动开放合作 37(七)加快产业转移 38(八)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39(九)做好组织实施 40附件:广州市先进制造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图 41广州市“十二五”时期先进制造业结合广州市实际,为便于对全市十二五时期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作进行宏观工作指导,本规划所指的先进制造业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规划范围包括:汽车、重大装备(含数控等)、石化、船舶制造,优势特色领域(包括精品钢铁、家电、啤酒、钢琴、建材、纺织、造纸、印刷、中药、烟草等),以及战略性新兴领域(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和高端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广州要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重要支撑的决策要求。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成就1、保持稳定增长势头2007年起,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开始超过50%(2007年2007年先进制造业数据是采用与广东省先进制造业相同的狭义概念范畴,包括装备制造业、汽车、船舶、石化和钢铁五大产业。%),标志着广州工业开始步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新阶段。2010年先进制造业2010年的先进制造业数据采用与省相同的概念范畴。%。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和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645亿元和14439亿元(不含广东电网公司数),比2005年分别增长87%和1倍,“十一五”%%。2、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一是三大支柱产业成为先进制造业增长的主引擎。汽车产量从2005年的41万辆增至2010年的136万辆,产值从2005年的859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2899亿元,,居全国乘用车产区第二,已经形成了以轿车为龙头,客车、货车、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共同发展,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主要引进车型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并逐步向研发、汽车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扩展延伸,产品逐步涵盖微型车、中高级轿车、客车及重卡,其中广汽日野项目建成改写华南地区没有重卡产能的历史。广汽长丰、广汽吉奥等项目顺利推进标志着本地汽车产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开始实现跨区域延伸产业链条和产业重组。2010年粤产首款混合动力轿车和我市首辆自主品牌“传祺”轿车上市,标志着汽车产业逐步从“广州制造”迈向“广州创造”。石化产业炼油能力从700多万吨发展到1300万吨,形成炼油—乙烯、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的产业链条雏形。在汽车产业的带动下,2006—%,。二是船舶制造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船舶产能从100万吨增至400万吨,覆盖集装箱船、成品油船、大型多功能化学品船、滚装船、客滚船、半潜船等领域,成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2009年,,结束了华南地区不能建造大型船舶的历史,单船生产能力超过上海成为国内之首,自航耙吸挖泥船填补了我国大型疏浚船舶建造的空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