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从军行王昌龄华梁学校苗林王昌龄,唐代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今山西太原)人。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从军行》七首、《出塞》。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作者简介文题背景从军行,乐府旧题,《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七言绝句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将士誓扫边尘的豪情壮志。从军行(之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青海湖上阴云漫天,遮蔽了远处雪山,遥望来路孤城玉门关,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戍边将士们在黄沙大漠身经百战,金甲磨穿,不灭强敌,誓不归还。漫天的阴云古代通往西北的边塞关口,在甘肃省通过对戍边将士所处环境和和生活条件的描写,表现了边境战争的频繁和残酷,戍边生活的孤寂与艰苦,表达了将士们立誓破敌的顽强斗志和舍身报国的豪迈气概。铠甲,古代兵士穿的战衣这里借代侵袭西北边境的敌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边地之景:荒凉思归之情:深切久戍之苦:残酷破敌之志:豪壮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从军行”是乐府旧题。,真实地再现了边塞环境的艰苦,刻画了征人的心理活动。,不惧战争残酷,誓死破敌,报国卫边的壮志。,气势雄浑,格调高亢,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