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第一单元2、做一名小科学家.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单元2、做一名小科学家.doc

上传人:wzt520728 2015/10/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单元2、做一名小科学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做一名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够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探究问题的答案。
通过探究纸鹦鹉“站”在指尖或纸环上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名小科学家。
喜欢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科学知识:
能找出自己的探究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能将探究的结论运用于日常生活或小制作中。
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难点: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纸鹦鹉,回形针。
学生:纸鹦鹉,橡皮泥,卡纸,剪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有秘密”的纸鹦鹉(提示:回形针不能露出来)
谈话:今天的科学课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只纸鹦鹉。为什么叫纸鹦鹉呢?一是因为它是纸做的,二是它能像真鹦鹉一样站起来。(演示:让纸鹦鹉站在圆环上或站在手指上,怎么摇晃也不会掉下来)它真的站起来的,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学生大致会提出:纸鹦鹉为什么会站立起来?
解决问题
让纸鹦鹉站起来。
(1)、谈话:科学家在提出问题后,都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掉。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说说你们的想法。
(2)、学生交流。
(3)、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纸鹦鹉,请大家试着去解决提出的问题。
A、巡视学生能不能让自己的鹦鹉站起来。
B、发现不成功后,发给回形针提示:在纸鹦鹉身上加上它试试。
C、巡视指导:回形针加在哪里鹦鹉能够站起来?
(4)、每组发一张记录单,教师讲解怎样填表格:
探究过程
探究纸鹦鹉“站立”奥秘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
(5)、各小组实验,填写表格。
(6)、交流填好的表格。
(7)、教师提问:让纸鹦鹉“站”起来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教师总结:我们让纸鹦鹉站起来,实际上就是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让拱形纸片站起来。
(1)、提问:怎样能让拱形纸片站在指尖上?
(2)、学生交流。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
3、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