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参考文献1.doc

格式:doc   大小:16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参考文献1.doc

上传人:在水一方 2019/3/20 文件大小:1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参考文献1.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是能耗大国,调整能源结构,利用生物质能林业废弃物或农作物秸秆是必然选择。中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国内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必须控制在较根据瑞典的以及欧盟的生物质颗粒分类标准,若以其中间分类值为例,则可以将生物质颗粒大致上描述为以下特性:生物质颗粒的直径一般为6~8毫米,长度为其直径的4~5倍,%~%生物质燃料成型机的研究现状[]  摘要:论述了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性及其优越性,生物质压缩成型工艺的发展,不同类型成型设备的技术性能及优缺点,并提出了制约其利用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生物质;压缩成型;热压成型  能源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主要来源于煤、石油和天然气。据第十三届世界大石油大会预测,若按92年开采速度计算,石油只能开采46年,天然气只能维持66年(贡长生和张克立,2002),长则也就100年左右时间将会枯竭(童朝晖和潘学军,2000),而煤也只能开采232年。同时,矿物质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也带来了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严重环境问题。  因此,解决能源危机、寻求对环境友好的新的能源替代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近年来,有关农作物秸杆制取生物质能的研发技术已取得了突破进展,现已成为仅次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且生产得到的燃料、油、化学品、新材料等具有矿物能源的特性,集有效性、可持续性和环保兼容性等多种效益(YoshibaMasayukiandDaudaMohammed,2000)于一体,其消耗量占世界总能源的七分之一(田贺忠等,2002)。  而“京都协议书”规定燃烧生物质能排放的CO2不参与考核CO2排放量指标,为生物质能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美国国家科学院在《1985-2010年的能源转换》,大规模“生物量转化”所获得的能量将是1985年能源总需求量的20倍(张无敌,1995)。这标志着世界能源的发展将朝着更广泛地利用和开发一系列可再生能源的方向发生变化。然而,目前人类对生物质能的开发仍然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其利用方式主要是原始的直接燃烧。这种利用方式主要存在能量转换效率极低(一般只有15%左右),燃烧不完全产生的大量烟尘污染了环境,不能满足人类对高品位能源的需求等问题。所以生物质高品位转换技术的研究便成为人们开发生物质能的重点。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则是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郑戈等,1998)。  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的发展  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正值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解决战时能源紧张的状况,德国曾将一些废弃的生物质资源经润湿后采用杠杆机构压缩成块,作为民用燃料加以利用。其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是在80年代以后。80年代由于出现石油危机,石油价格上涨,西欧、美国的木材加工厂提出用木材实现能源自给。因此,生物质压缩燃料发展很快,在西欧及日本等国已成为一种产业。1984年日本的生产厂家已达到172家,(万仁新,1995)。印度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应用相当重视。到1995年,已有大约70套成型机投入了使用。对这一产业,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从事生物质压缩成型机研制与试验的工厂,IREDA(印度可再生能源发展署)将给予50%的拨款。1994~1995年度IREDA在该方面投入了将近10万卢比(NaiduBSK,1995)。我国由国家科委、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共同组织编写的“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1996~2010年)”中提出要将“发展高效的直接燃烧技术、致密固化成型技术、气化液化技术。”作为今后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来抓(石定寰,1995)。近年来,一些国家还在这方面开展了国际台作,如由荷兰政府资助的“生物质致密化研究项目”是由荷兰、印度、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尼泊尔、斯里兰卡等7个国家共同参与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已完成了第一和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第三阶段将着重进行工程示范和技术的推广工作(郑戈等,1998)。  生物质压缩成型工艺的分类  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发展至今,已开发了许多种成型工艺和成型机械。根据主要工艺特征的差别,可将这些工艺从广义上分为湿压成型、热压成型、炭化成型和捆扎成型。其中,热压成型工艺目前普遍采用生物质压缩成型工艺。这种工艺采用的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将生物质压缩成型,根据原料被加热的部位的不同,可将这一工艺划为2类:一类是原料只在成型部位被加热,称为“非预热热压成型工艺”;另一类是原料在进入压缩机构之前和在成型部位被分别加热,称为“预热热压成型工艺。  非预热热压成型工艺  这种成型工艺的应用在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领域内目前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已研制成功的成型设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