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Ξ
第 23 卷第 4 期天津商学院学报 Vol. 23 No. 4
2003 年 7 月 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merce J ul. 2003
激励性工资计划与员工业绩管理
刘胜会, 程乐砚
(天津商学院企管系天津 300134)
摘要:在信息经济学的框架范围内,把企业经营者(雇主) 和员工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通过对企业经
营者和员工的行为的分析,在理论上得出了最优激励工资合同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员工工作业绩管理
的—些建议,主张引入激励工资计划(合同) 来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工作业绩管理,激励员工提高工作业绩。
关键词:委托代理;激励性工资计划;业绩; 业绩管理
Ξ中图分类号:C 933.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0262 (2003) 04 - 0046 - 05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项重要的 selection) ; —类是在合同签订后,事后合同双方行为
管理职能,尤其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随着知识这的信息非对称问题。尤其是服务因素较强的卖方行
一战略资源要素的重要作用的凸现,对人才的管理为,在签订合同时确定了支付水平,但是劳动合同中
和激励更是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为了使企业的全体的劳动者(服务合同中的服务提供者) 将签订合同后
员工的工作业绩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和优化, 的能力水平降到比委托人当时预期的水平更低的程
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工资作为常用的和度,其结果是经济活动无效率,这便是道德风险问
基本的激励手段,在人们收入提高和精神追求显现题。
的今天,其内容、形式和作用尤其需要重新审视。激在人类资源管理中, —个重要的工作是设计—
励性工资计划作为一种把员工工作业绩和工资报酬个减少合同签订后劳动者道德风险的激励性工资计
有机结合在—起的、以业绩评估为基础的、动态的工划,这种计划能够使员工的工资收入与其劳动绩效
作报酬方案“, 不仅给员工提供了强度激励,而且能成正比,并且随着其劳动业绩的提高,工资的变动也
够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的个人满足”[1 ] ,具能够动态地变化,以达到在每种状态下激励最强。
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同时,这种计划不仅能够满足雇员利益最大化的要
求,而且能够满足雇主目标利益最大化的要求,达到
一、信息不完全与员工激励
一种静态的最优均衡状态。
新古典经济学在宏观与市场交易(价格机制) 的
二、激励性工资计划及其经济分析
分析中,常常假定信息对各交易主体来说是充分的
和完全的。然而,现代西方经济学指出,信息不完全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我们可以把企业组织中的
是市场交易的常态。也就是说,市场交易的各参与经营者和员工的关系视为—种委托代理关系,把经
方在关于交易的商品和劳务的知识分布是不对称营者视为委托人,把员工视为代理人。现实生活中,
的。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完全委托人只能够观察到代理人有限的行为信息,通常
导致的价格机制扭曲,使得新古典经济学范畴内的委托人根据这些有限的信息来为代理人设计工资计
市场交易自动达成最后的资源配置方式难以达到。划。委托人对代理人行为和努力程度的观察通常是
信息不对称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