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诗歌鉴赏----如何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鉴赏古典诗词首先要读懂它的字面意思。如果连字面意思也没读懂,就没法弄懂它的深层含义。因为它距我们比较久远,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在没有人为我们解读,没有注释,看不到解读文字时,要读懂古典诗歌并非易事。那末,要读懂它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补出省略。古典诗词为了音韵的需要而颠倒词序的情况很普遍,又因诗词讲求凝练,常有省略跳跃,这种省略跳跃与古汉语的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省略兼语不同,前者是凝练跳跃现象,后者是语法现象。在读古典诗词时要时时想到这一层。有很多句子只要把词序理顺了,把省略的词语补出来了,句意便迎刃而解。如:苏轼的《》首句“落日绣帘卷”正常的词序是“日落卷绣帘”补出省略的词语“只见”全句是“日落卷绣帘,(只见)停下水连空”;“敧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一句应为“敧枕(着看)江南烟雨,孤鸿(没于)杳杳(之中)”,“掀舞一叶白头翁”一句当为“掀舞(着)白头翁(驾的)一叶(扁舟)”。辛弃疾的《》中“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一句正常的词序当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前),扬州路(上的)烽火。”练习:(2012新课标)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弄清修辞意义。古典诗词中常用比喻、拟人、借代、互文等修辞手法,而且往往没有语言标志,如果忽略这些修辞现象,就没法读懂诗句。如:李清照的《永遇乐》的头两句“落日熔金,暮云合璧”用的是暗喻,是说“落日如熔化的金属,暮云如璧玉相合”。加上个“如”字就好理解了。又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说“明月还是秦汉时候的明月,关还是秦汉时候的关”,与下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和起来,意思是自秦汉以来,多少年多少代,边关征战依旧不断。练习:未展芭蕉唐钱珝(2012浙江)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有些字词或因生疏,或因多义,该怎样理解,须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如:杜甫的《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依据前文的“清江”和后文的“抱村流”便可推知“一曲”并非“一支歌曲”而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这里只是举个例子略作说明罢了。其实,这种根据上下文推断句意的方法,是常用的、非常重要的解读方法,只是要特别注意“合理”二字。余杭四月[元]白珽(广东)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古典诗词词类活用现象也普遍存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活用为动词是“吹绿”的意思。再如“水村山郭酒旗风”中的“风”字活用为动词是“迎风飘”的意思。我们在读古典诗词时要注意辨识这些现象,准确的理解活用的词。练习袁枚:《借病》嫌忙翻爱病,借病好吟诗。细雨苔三径,春愁笛一枝。日长衙放早,官懒吏来迟。看见闲中物,游丝及地时。,重视词语、古代文化常识和典故的识记积累。谁都知道不懂词义是无法读懂古典诗词的,此外,古典诗词还常常涉及到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和典故,这都需要识记,需要重视平时的积累,舍此别无他法。野菊【宋】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