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预防手足口病的小常识.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预防手足口病的小常识.doc

上传人:小枷 2019/3/22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预防手足口病的小常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预防手口足病的小常识★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传播渠道1、体表传播: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物品。患病者接触过的公共健身器械等。 2、呼吸道传播: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3、饮食传播饮:用或食用被患病者污染过的水和食物。4、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5、直接接触患者。★手足口病发病持续时间及症状表现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手足口病具体表现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发病特征分析:1、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2、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3、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4、患儿尿黄。5、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如何预防下面具体介绍做好儿童个人及家庭卫生防范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手足口病的治疗*西医治疗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此外,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复查。*中医治疗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各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如果疼得厉害,或者牙龈有红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如果感觉瘙痒,可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防治手足口病食疗方专家指出,儿童出现手足口病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而家长除了注意居家卫生外,还可以熬一些汤粥,帮助孩子防病治病。下面是几款防治手足口病的食疗方:1、红萝卜1条,白茅根15克,竹蔗1节,生薏仁15克,每日1剂、煎水代茶。*功效:红萝卜健脾和胃、清热解毒、透疹、降气止咳;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竹蔗清热泻火、解烦;薏仁健脾利湿。此方剂具有补肺健脾、清热化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