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提纲诗歌、古代诗歌古代诗歌启蒙教育新课标对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相关论述小学儿童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方式诗歌及古代诗歌的阐释诗歌:《辞海》:“诗歌是文学的一大类别。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古代诗歌:是指从远古时期到1919年这一漫长时期的诗歌作品。从体裁看,古代诗歌有诗、词、曲三种形式。新课标下古代诗歌启蒙教育什么是启蒙、文学启蒙?“启蒙”是汉语的表达,德文为Aufkiung,意即澄清,英文为enlightenment,,本义为以光芒把事物照亮,引申为使蒙昧者变得有知识、教养和理性。文学启蒙:学术界有多种解释,我们认为文学启蒙是通过文学作品,拓展人们的思维空间,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激发人们原先沉睡的同情心、正义感、创造力,即自我超越和推动历史进步的能力新课标下古代诗歌启蒙教育什么是古代诗歌启蒙?指以中国古代诗歌为手段启蒙学生,通过诵读、展开想象和欣赏的启蒙教育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提高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为主的综合能力。古代诗歌启蒙的终极目标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准对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相关论述第一学段(1—2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3—4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小学儿童古诗启蒙教育的方式课标对小学的分段要求及在教材中的体现小学古诗启蒙教育方式:诵读展开想象第一学段(1、2)课标要求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特点:感性、直接、初步、重视学生的经验性、情趣性和整体感知。选材:通俗的写景诗、浅显的抒情诗;五绝选材举例四册袁枚《所见》杨万里《小池》贺知章《咏柳》高鼎《村居》课后练习:1、朗读、背诵。2、读了这首诗,你好象看到了什么,讲给小朋友听。课例回放咏柳贺知章(二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