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人生若只如初见 讲稿-课件·PPT.ppt

格式:ppt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生若只如初见 讲稿-课件·PPT.ppt

上传人:aidoc1 2015/10/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生若只如初见 讲稿-课件·PPT.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李倩
李文静
中文1104班
课程目标
了解作者,通译全文,重点学****文中用典现象,学会鉴赏此类诗词,从而提高学生感情价值素养。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大词人。著有《选梦词》。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其词现存349首,刊印为《侧帽》、《饮水》集,后多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关于作者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通行本)
又名《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娱园本)
词中运用了哪几个经典爱情故事?
关于用典
关键词:秋风悲画扇、骊山、泪雨霖铃、比翼连枝
“秋风悲画扇”
借用汉朝班婕妤的故事。班婕妤曾是汉成帝的妃子,却遭到赵飞燕的妒忌、馋害而打入冷宫。南北朝梁的刘孝焯就曾经写过《班婕妤怨》:“妾身似秋扇”,于是就用秋扇比喻被遗弃的女子。
“骊山”“泪雨霖铃”“比翼连枝”
借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骊山宫是唐明皇初见玉环的地方,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杨玉环被赐死。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何事:为何,何故。
等闲:轻易,随便。
故人:指情人。
薄幸:薄情。
锦衣郎:指唐明皇。
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注释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拟古之作。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实为闺怨诗。
一说, 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
一说,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一说,是纳兰对于“人生若只如初见”这种高尚爱情之向往,对于“何事秋风悲画扇……”这种爱情之抵制与厌恶。
中心思想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