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胆管结石碎石.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胆管结石碎石.docx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3/23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胆管结石碎石.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综合治疗碎石术肝胆管结石是指位于左右肝管分叉以上的肝内胆管结石,常见于东亚地区,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20%[1-2]。其因复杂的病因和病理改变及术后高残石率、高复发率与高并发症发生率等特点一直备受肝胆外科医生关注。Ong[3]于1962年提出的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原则为“详尽了解胆管病理改变,根除结石、狭窄及包含复发感染灶的病变肝段组织”与黄志强教授提出的“取尽结石、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可谓不谋而合。肝胆管结石病情复杂,单纯的手术治疗如各种肝胆管探查术、内引流术、肝叶切除术等,有时疗效也并不尽人意,单靠一种方法有时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故临床上常采用多种方法联合的综合治疗。随着微创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纤维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等逐步成为现代胆道外科的基本要素[4]。因此多路微创技术在肝胆管结石的治疗中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特别是术中和(或)术后胆道镜的应用,开创了肝胆管结石治疗的新纪元,%[5]。使用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等内镜取石法取粗大胆道内的小结石简单易行、迅速有效,但对较大的多发性或嵌顿性肝胆管结石单纯依靠取石网取石仍有较大的局限性。鉴于此内镜联合下的各种碎石方法不断出现,先行碎石后再辅以内镜下取石,可极大提高结石取尽率。本文结合中外文献就肝胆管结石综合治疗中所采取的碎石技术进行文献综述。 1碎石技术 1982年Demling等[6]首次报道采用内镜机械碎石(endoscopicmechanicallithotripsy,EML)的方法,用于胆总管结石的内镜下取石。EML是指将较大的难取结石,先行用特殊的机械碎石篮,破碎成小块,再将其取出。机械碎石篮比纤维胆道镜碎石钳或活检钳在碎石时更显结实、有效。但机械碎石篮较为粗大,难以通过纤维胆道镜相对细小的工作通道,故临床上常通过十二指肠镜、硬直胆镜等的操作通道,进行碎石处理。EML以其设备简单、方便、实用及并发症少等特点而易于在临床上推广。EML对纤维胆道镜难以取出的主要胆管之结石行之有效,但不足之处在于,十二指肠镜、硬直胆镜镜身较粗且柔韧性差,不能到达较小的胆管,故对高位胆管内的结石用它难以取出。因此,十二指肠镜、硬直胆镜下的EML应与纤维胆镜相互配合应用,以达到尽可能取尽肝胆管残留结石的目的。 (extracorporealshock-wavelithotripsy,ESWL)原理为利用体外产生巨大能量的冲击波聚集击碎体内的结石。冲击波的频带很宽,包含较多的高频成分,在结石中传播时会产生很高的拉伸内向力,使结石破裂,人体的软组织为弹性体,能耐受较高的抗拉伸内应力而不致损伤,但冲击波的低频成分可在液体中产生空化作用,故具有粉碎结石和损伤组织的双重性[7]。1985年Sauerbruch等[8]首次采用ESWL治疗胆系结石。ESWL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弊端在于大结石破碎后形成的小结石有时难以排除,易致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及加重病情可能。随着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的发明及广泛运用,先行ESWL碎石后,再通过纤维胆道镜或十二指肠镜直视下取出破碎的小结石,使得排石更为确切,避免继发胆管炎、胰腺炎等并发症。Amplatz等[9]报道376例难治性胆管结石,先行ESWL后行ER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