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5
文档名称:

连拱隧道施工方案参考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894KB   页数:1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连拱隧道施工方案参考资料.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3/23 文件大小:89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连拱隧道施工方案参考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莅隧道施工组织方案葿一、工程概况芀1、工程概述薇**隧道所在地位于***。隧道附近有**县道和乡村道路通往,交通条件便利。采用连拱隧道,左线起讫ZK70+875~ZK71+035,长约160m;最大埋深40m;右线起讫YK70+850~YK71+025,长约175m;最大埋深40m。采用灯光照明,自然通风,无横通道设置,属短隧道。隧道平面位于A-570缓和曲线接RR-∞直线上,%/1200,K71+150,H-。尺寸(长×高×宽)××(m)。砼均采用C30、C40。膂2、编制依据螂1、《****************》文件虿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莇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芃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羀5、当地自然、地理特征、气象、水文、交通、通讯及资源情况聿3、地形地貌袄隧道区属低山地貌,海拔高程一般约为620-675米,拟建隧道穿越一座长约330m的山体,路线近似垂直穿越其山脊,地形整体起伏较大。隧道进洞口所在斜坡坡角约为37°,下方发育一狭长U型山谷;出洞口所在斜坡坡角约为33°,出洞口下方为冲沟,进出洞口植被茂密。芅节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结合地质调绘、岩土体试验、震探提供的围岩弹性纵波速等对围岩进行分级并综合评价。以BQ/[BQ]值为标准进行分级。+850~K70+905段:该段Ⅴ级围岩,地层为强风化石英片岩,岩体极破碎,为极软岩,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由于浅埋对围岩影响,围岩自稳能力较差,开挖时易发生冒顶。雨季地下水出水状态以点滴状为主。+905~K71+000段:该段Ⅳ级围岩,地层主要为中风化石英片岩,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为较硬岩,工程地质性质及围岩自稳能力一般,地下水出水状态为点滴状,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局部局部小坍塌。+000~K71+035段:该段为Ⅴ级围岩,围岩为强风化石英片岩;岩体极破碎,结构面极发育,结合差,碎裂状结构;拱部及侧壁自稳性差,开挖时易发生中~小塌方;雨季地下水出水状态以点滴状为主。仰坡以强风化层为主,自然坡清表后采取喷锚挂网防护。芄膄蕿莇肅膅隧道围岩级别划分表袁起止桩号螆分段长度m螅围岩名称羂饱和抗压强度RcMPa羀岩体完整系数Kv蒀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BQ]薅确定围岩级别肄岩体纵波速Vp(m/s)莂影响因素状态或关系说明罿K70+850~K70+905芆55袁强风化石英片岩蒁略莈略肆<250袂Ⅴ蕿801~874螈点滴状出水岩体极破碎螇K70+905~K71+000羄95羁中风化石英片岩***Ⅳ蚆4701~5107芇点滴状出水岩体较破碎螃K71+000~K71+035蒂35莀强~中风化石英片岩螄略袄略薀<250蝿Ⅴ蒄789~°,坡向129°,岩层产状215°∠65°,坡向和岩层倾向呈横向坡关系,较有利于边坡稳定。洞口仰坡岩层多为强风化石英片岩。强风化层节理裂隙极发育,对边坡稳定性不利,易发生崩塌、掉块等现象。根据钻探、物探和地表地质调查,洞口自然山坡稳定,无崩塌和滑坡现象。螃山露基岩节理裂隙极发育,主要发育两组节理:J1,32°∠35°,密度4条/m,延长1~2m;J2,300°∠76°,密度3条/m,延长1~3m;均为微张裂隙面。节理面J1、J2、层面交线与坡向均呈逆坡关系,有利于边坡稳定,但洞口边坡开挖处理不当时易产生局部崩塌。肁进洞口地层主要为强风化岩层,洞口仰坡挖方量较小,埋深较小。°,坡向为285°,岩层产状215°∠65°,坡向和岩层倾向组合关系为横向相交,自然边坡未见变形迹象,稳定。由于强风化石英片岩较厚,开挖后呈碎块状,因此存在崩塌掉块可能。螄出露基岩节理裂隙极发育,主要发育两组节理:J1,32°∠35°,密度4条/m,延长1~2m;J2,300°∠76°,密度3条/m,延长1~3m;均为微张裂隙面。节理J2与层面交线为最不利组合关系,但是倾角陡峭,发生顺层滑塌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存在在外力作用下易发生崩塌现场。(Pt2Jp)石英片岩组成,岩层产状215°∠65°;主要发育两组节理:J1,32°∠35°;J2,300°∠76°,地下水不发育。,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工程地质性质较差;中风化石英片岩:为较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