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中国地理.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地理.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3/24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地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地理》1、12世纪初时,我国人口超过一亿,18世纪至19世纪初人口突破2亿、3亿和4亿,到1949年,,1995年突破12亿。2、我国最北境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最南为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西为帕米尔高原,最东在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处的耶字界碑东南,东西跨经度62度,东西时差4小时以上。3、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14个(锡金已成印度一个邦);我国陆疆邻边的省区有辽、吉、黑、内蒙古、甘、新、藏、滇、桂,新疆陆地邻国最多(8个)。4、我国海疆面积300万平方千米。5、中国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占全国面积比例: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6、我国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聚宝盆)、四川盆地(天府之国)。7、华北平原南北为大别山与燕山,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东抵山东丘陵与黄、渤海。8、我国陆地线性构造带的主要特点(1)基本对称的构造格局。中国陆地线性构造带总的格局是以中央南北带为中心,东西大致对称。中国西部的构造带大多为北西向,东部多为北东向。(2)线性构造带的等距分布。许多同类型、同方向的线性构造带往往具有明显的差距性,例如东南地区的一些线性构造带间距都在150km左右。(3)活动带与稳定区反差明显。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相对稳定。9、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1)季风气候明显(2)大陆性气候强(3)气候类型多样(4)水热同期10、控制我国的季风可以分为东北季风(副热带性质)和印度季风(热带性质)11、蒙古高压气流向外扩散,使得我国冬季对流层盛行西北、北和东北季风。极低大陆冷高压及其伴随的极锋或冷锋是冬季天气的控制系统。12、青藏高原海拔高,阻挡冬季风南下。冬季风沿着高原东侧及其以东流向东部广大地区。冷空气常随冷锋南下,北方多晴天,冷锋过境时多大风、降温。至江淮及其以南地区冷空气运行缓慢。在云贵高原地区常形成一条静止锋,变现为大范围阴雨天气。13、1月0摄氏度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淮河是我国最北的一条冬季不结冰的大河。14、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1)从东、南两个方向向西北内陆减少,等雨量线的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向。(2)山地降水量多于平地,迎风坡(包括山前带)的降水量多于背风坡。(3)在发生降水的气旋锋面通过和停滞的地方,降水量也会有所增多。15、季风气候降水量的特点:降水量愈大,变率愈小;降水量愈小,变率愈大。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干季,变率大;湿润地区的雨季期间变率小;极锋气旋性降水的区域、季节,降水率小。山地的迎风坡变率小,背风雨影区变率大。16、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1)由于纬度位置所决定的气温南北差异(2)由于大陆相对于海洋位置所引起的气候湿润程度差别(3)高原和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影响也很巨大17、干燥度:表示某个地区的干湿状况的综合特征,它是根据降水量与可能蒸发量的比值求得的。18、寒潮: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19、梅雨: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20、土地:土地是地球陆地表层,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