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oc

上传人:小点 2019/3/24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  ,掌握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朝花夕拾》  ,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  、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  、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插叙。  ,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  。  教学方法  借助多种形式诵读,感知内容,体味情趣;  通过多角度品析,感受语言****得语感;  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多层次评说,体验“成长”,感悟思想情感。  训练朗读、探究标题、理清思路、评说人物、把握特色五种阅读方法指导,注意细节、逐层渐进、手法新颖,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一定会由许多趣事,令人回味无穷。你能讲一讲你的童年趣事吗?(指名几个学生回答)下面让我们来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看看他是如何写自己的童年趣事的。《朝花夕拾》这个集子的名称就很有艺术性,“朝”本来是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早晨,童年)“夕”本来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晚上,成年或老年) 二、展示目标: ①介绍鲁迅,走进课文。  ②速读探究标题、朗读评说乐趣,感知文章。  三、自主学****160;:1892年2月—1898年断续在三味书屋;1898年入南京水师学堂;1902年到日本;1918年《狂人日记》:1926年《朝花夕拾》;30年代,“左联”;1936年病逝。  详细介绍见附录一。  《阿长与〈山海经〉》、《五倡会》等反映作者童年生活的精彩片段,走进鲁迅的童年世界,导入课文。  鲁迅一向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日里也有情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中也不乏快乐。  3.《朝花夕拾》,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散文。“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忆往事。是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写成的,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即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这组散文,正是浸透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因此鲁迅把它比做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  四、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 怎样快速理清本文思路?怎样由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方法是:  抓文题——明确思路  寻过渡段——理清结构  扣“乐趣”——把握内容  具体分析如下:  从标题看出,全文以地点为中心,按时间顺序叙写了两部分内容。1~8段写百草园的生活;9段为过渡段;10~24段写三味书屋生活。“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点明童年的快乐和美好;全文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五、合作探究 问题 读1~8段,说说百草园的乐趣  读10~24段,思考:百草园是乐园,是不是三味书屋就没有乐趣了呢?  小组讨论 点拨 1、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