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秒的认识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单位“秒”,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探究1分=60秒通过感受,体会让学生初步建立一秒钟,一分钟的时间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节约时间,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具准备:课件,时钟模型。教学过程:1:设置谜语情景,导入新课:(1)在去年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的一位著名短跑名将在110米拦的比赛中取得了金牌你们知道是谁吗?(播放刘翔在奥运会上110m的录像)(2)他跑110米栏用了多少秒?(可提示屏幕上的数字)(3)在短跑中因为速度很短,所以为了表示速度快慢一般都用秒来作单位。(4)我们平时哪些地方还用到以秒作单位的吗?”秒”(1):(课件出示若干钟表)看看哪些钟表可以显示秒的?(小组讨论,说说理由)结果估计:带有秒的钟表。(2):认识秒针:找找钟上哪根是秒针,他有什么特点?(最长最瘦)(3)看看手上的钟,叫他们一起赛跑看看有什么发现?(动手探究秒针和分针的关系)可提示: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分针走了一格秒针走了多少?  由此反馈可能得出1分=60秒,60秒=1分练习:“秒”,“分钟”(1)在生活中,分秒都伴随我们一起度过,到底一秒,一分有多长呢?(2)播放课件:1秒。你能在一秒中里做了哪些事情?(生自主感受),说说你有什么感受?(3)一秒钟虽然短,但是在一秒钟里可以发生很多事情:1秒内传送2部长达2个小时的电影1秒内光可以传播300000千米10秒,30秒。60秒有多长?说说你的感受?(4)在教室中一分钟能做哪些事。写字,读课文,画画,自己做一件事。反馈:说说干了多少事?你有什么体会。课后任务:在教室里干了这些,下课后或回家后看看1分钟内干了哪些事情。(5)看看生活中的其他人一分钟干了哪些事情?(课件播放)看了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6)一分钟的时间虽然也短,但是却可以干这么多事情。看看其他人对时间事怎么说的:巩固练习:(1)3秒钟你能拍几下手?(2)2分钟=()秒  3分钟15秒=()秒(3)如果你6点起床,7点30开始去学校。在这一小时里你会做哪些事情呢???(列表格)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说明]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59-61页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自主、开放、富有生机的数学课堂”,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应用中发展数学,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并设计本课: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节课我抓住孩子们熟悉而关注的社会热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启发学生思考:发射前倒计时的时候,每两个数字之间经历的时间有多长?从而巧妙地引入时间单位“秒”。在自然而然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培养“主角”意识,重视体验。新理念下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始终是学生自主地观察、自主地操作、自主地发现、自主地体验。本课在认识秒针和1秒;认识1分=60秒时,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始自终是学生自主地观察、自主地操作、自主地发现、自主地体在生生、师生的共同合作下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同时在练习中我力求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时间的价值,我设计了即兴表演,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人人参与,人人发展。3、挖掘教材资源,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课借助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千年飞天梦,今朝终实现”,激发学生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同时借助1分和1秒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最早的计时工具:刻漏”的介绍,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灿烂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4、关注课堂教学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自评、组评、师评的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合作学习、学习效果”等评价内容,既关注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了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了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课堂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