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回延安 教 学 设 计.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回延安 教 学 设 计.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19/3/24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回延安 教 学 设 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设计主备课人高润桃备课时间:3月5日授课时间月日课题回延安授课人授课时数1课时授课准备多媒体课件ppt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体会诗中的比兴方法和夸张等修辞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朗读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自觉地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领会诗人对延安及延安人民的无限热爱。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兴”的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步骤教研组修改教师个人修改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的一首以民歌形式写成的新诗《回延安》,板题。介绍陕北民歌“信天游”,陕北信天游是爬山调的格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起来悠扬高亢。文中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揭示了事理。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前后两句道出的都是浑然一体的有着密切联系的事物,深层次地揭示了事理。二、新授课1听朗读录音,体会诗的意境,注意朗读节奏及正音。朗读全诗提示(1)要注意两句一韵的特点,读出韵味,每小节停顿适当。(2)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速度较快,以突出心中的激动;第二部分,适当减慢,突出怀念和感激之情;第三部分,注意节奏的轻快,突出亲切和热烈;第四部分,注意用明朗的语调,突出喜悦、赞美之情;第五部分,朗读时注意加强力量,以歌颂的语调将激情集中、强烈地表达出来。音量要适中。(3)既要注意每一部分的特色,又要注意整体上的联系和内容上的对照、比较,在朗读时体现出诗歌内容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2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思考问题。这首诗的五部分诗人各抓住了什么场面,分别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有几条线索,分别是什么?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五部分。(1)回延安——抒写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喜悦(2)忆延安——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3)话延安——描绘见到亲人的热烈场景(4)看延安——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5)祝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3学习“比兴”“夸张”等修辞夸张:为强调事物的某一特征,作夸大的描述的修辞方法叫夸张。比兴:比、比喻;兴,先说其他事物来引起所要说的事物。找出诗中运用“比兴”和“夸张”的句子。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母亲延安就在这里!,红旗飘飘把手招。,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母亲延安换新衣参考答案: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揭示了“我”和“延安”的关系。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重回故地的无限欣喜之情,好像延安一切都有了生命,都在欢迎自己回家。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延安的巨大的喜人的变化。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延安的浓厚感情和对延安旧貌换新颜的由衷歌颂三、本节课小结《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形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