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23、雾凇1.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3、雾凇1.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9/3/25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3、雾凇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滨实验小学教学案设计课题(单元)23、雾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目标: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目标及重、难点第一课时: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重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特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熟读课文投影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随记第一课时一、复****九九歌》,揭示课题1、指名背诵《九九歌》。2、揭题。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二、观看雾凇景观的投影片你看了有什么感受?有什么问题要问?三、初读课文1、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2、自学课文。3、检查自学效果背诵《九九歌》学生观看,思考、提问生边听边思:你知道了什么?交流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随记(1)生字词正音。(1)生字词正音。大地冰封十里长堤俗称凝结摄氏零下琼枝玉树淹没模糊雾凇缀满镀上缭绕(2)释词。(3)指读长句。(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四、再读质疑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五、指导写字1、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2、指导书写。老师范写“凝、摄、零”三个字。六、作业1、读书课文2、抄词3、从书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体会。第二课时一、复****提问导入1你知道课文中的雾凇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才有呢?2、那么,它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第几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这些?二、学****第二自然段自由朗读课文,提问,互相交流解答自由识记生字学生完成****字册1、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哪几句话是具体讲的?出示句子: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指名生说(配合看图)齐读第一自然段学生按要求自学指名读。集体读。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随记结而成。①通过读这个句子,你知道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②雾凇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严寒季节)(结合出示树挂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天冷就行了吗?还需要什么?(饱和的水气)(板书:饱和的水气)还有吗?(遇冷凝结)(和老师一起写“凝”)③文中又是怎么描绘的。找一找,这饱和的水气是从哪儿来的?遇冷凝结又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都有一个好****惯:一说到要思考,大家都用了默读的方法。真所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师问:谁知道饱和的水气是从哪儿来?这水气是什么?谁能明白地告诉我。(饱和的水气是——雾气。)水气又是如何遇冷凝结的?出示句子:夜幕降临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浓)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涌向、笼罩、淹没、模糊)④引读: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树木被雾气——渐渐地——⑤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 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这个过程就叫“凝结”。(板书:凝结)雾气是怎样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