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班级建设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班级建设案例.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9/3/25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班级建设案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班级建设创新案例——以长补短促成长丹徒区辛丰中心幼儿园胡娟案例过程:洋洋是一个爱动的小男孩,他的小屁股总不能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总喜欢和别人跑来跑去。每次到了游戏活动的时候,他总喜欢带着一群男孩子玩打枪的游戏,有时还会动手打别人,为此家长还来找过。更让我很头疼的是: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把他喊到旁边来问他为什么总喜欢打人,批评他不应该打人。而他,只是低着头不说话。可是刚说完后不到五分钟就又开始调皮起来。于是我把他列为重点观察对象,决定采用以长补短的计策,来改变他。洋洋虽然比较调皮,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我决定利用他这一特点,把喜欢说话转化为在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发言;利用他自我服务能力强的特点,把好动转化为热心为同伴服务;利用他号召力强的特点,把打人变成约束自己争做小老师。一次游戏时,我让孩子自己选一个小老师。每个孩子都选洋洋当“小老师”。洋洋看见小朋友都选他做小老师,显得有点骄傲。这个时候我说:“可不是每个小朋友都能当好这个“小老师”的。洋洋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一定能当好这个小老师的。”我说:“行!那你要加油哦!”今天游戏洋洋选择是“梦幻剧场”,小朋友要表演《大雁考上邮递员》,“总导演”当然是洋洋了。洋洋开始分配角色,开始为大家排演。可排了一半,洋洋居然忘记了故事内容,开始翻书去看下面应该表演什么。小朋友看见了他这样,都不愿意听他的指挥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带了几个小朋友在下面做观众看表演。在我的意料之中,表演中出现了混乱的局面,小朋友在角色上就有了分歧,在、有些要表演这个,有些要表演那个。最后,这次的表演最终以失败告终。洋洋显得很失落,一副不开心的样子。我走过去问他:“怎么了,洋洋?遇到什么麻烦了啊?”洋洋眼睛红红的看着我说:“老师,我真的不行,他们都不听我的。”我摸摸他的头说:“他们问什么不听你的呢?你想想看呢!不要怕,你一定行的!”我向着洋洋点点头。第二天,又到了游戏的时间,洋洋还是选择的“梦幻剧场”。只见他开始和小朋友一起商量分配角色,大家一起表演,有时洋洋还给表演提出了许多建议。看来,洋洋回去肯定对剧本熟悉了许多,也开始和同伴友好相处了。这一次我们又观看了他们的演出。这一次的演出非常的成功,我们都为孩子们鼓起了掌。洋洋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跑过来和我说:“当老师的感觉真好!”就这样,一学期下来,洋洋成了班级的小骨干。案例分析:自我管理能力是评价一个孩子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幼儿自己管理自己的第一步。由于家长的溺爱,幼儿自理能力普遍较弱,这给老师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如:讲故事、歌唱、游戏、竞赛等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案例中我采用“以长补短促成长”的方法鼓励孩子去做“小老师”。这样,洋洋不仅仅取得了进步,还服务了集体。所以,遇到这些“问题”儿童,我们可以先把能干的孩子培养成自己的小助手:如:小班长、小值日生、小组长、小老师、小裁判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实践证明:让幼儿管理幼儿与老师管理幼儿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孩子们一般都很喜欢为班级集体服务,教师要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尤其是中班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