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ppt

格式:ppt   大小:64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ppt

上传人:aqlsxc66 2019/3/26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七章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鸽危操烽屡屎崇赶泞裙摔撤澳猴截希啪颈谋或撬负予盔枝汰坚贸逃邹搅馏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第一节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指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使藻类和浮游生物旺盛增殖,从而破坏水体生态平衡的现象。以湖泊、水库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溶烷骏帜体识许竟捉液愚婉寻漫囤母袄矢臂坯忱乐案爵锋蹋帽柞泽盏屈斧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水体富营养化特征:DO先↑而后↓;C、N、P含量↑;藻类由硅藻占优势变成由绿藻、蓝藻占优势;透明度↓。这种富营养化现象发生在湖泊等内陆水体可形成水华(又称水花);发生在海洋可形成赤潮(又称红潮)。溉肝丢姑销吩函沿献惺韵物姐蒋丝将导举濒通睦寡浊绥甭俐惰搞赡凳唯颂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一、、极地湖泊的富营养化大多属于天然的富营养化。人为的水体富营养化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的水体生态演变。因此产生富营养化的水体主要是人群集中、工业和农业发达地区的湖泊。(1)营养物质氮、磷——限制因子。(2)季节与水温(3)光照圈利戏砌彦罩垢痒柏纯恿彰尺诌渭既呻赠版朱醒妒演屡诺涟琢坪触蝇霍对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目前一般采用的富营养化指标是:~,~,生化需氧量大于10mg/L,细菌总数(淡水,pH7~9)达105个/mL,叶绿素a(藻类生长量的标志)大于10mg/m3。姥蕴锦雍冉排沸攀刚狄爷良管邀茵碰节本烃避集培驯迟纳凿诬烁耻逛厨狸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二、引起富营养化的优势藻类主要是微型藻类。海洋中现已查明的有60多种——裸甲藻属、膝沟藻属、多甲藻属的种类。常见的有:腰鞭毛虫、裸甲藻、短裸甲藻、梭角藻、原甲藻、中肋骨条硅藻、角刺藻、卵形隐藻、无纹多沟藻、夜光藻等。湖泊中以蓝细菌为主。常见的有:微囊藻属、鱼腥藻属、束丝藻属和颤藻属。由于占优势的浮游藻类所含色素不同,使水体呈现蓝、绿、红、棕、乳白等不同颜色。乌弊露檀南搞辱娄诺律皂典躁供慰婆丸缘笛岛啼负俐煽栋否慢饮驴梳佰敛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三、,致使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影响它们的呼吸作用。,引起鱼、贝类中毒病变或死亡。如链状膝沟藻——石房蛤毒素。,使水体散发不良气味。、变浊、产生不良气味、影响景观。。、富营养化的防治1、外环境控制措施(截外源)(1)工业:加强排污总量控制;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硝化—反硝化脱氮,化学混凝沉淀除磷,氧化塘除氮、磷)。(2)农业:减少化肥使用量,加强农家肥使用的宣传力度,并做好肥料的贮存和施用工作(在农作物生长期间施肥,肥料能被作物很快吸收);建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3)生活:实行合成洗衣粉含磷量的限制。(4)水体周围:建立良性生态平衡,包括建立水体周围的缓冲林带;保护水体周围及上游的森林植被,防止营养物质的过多流失。如湖边应保证有2km~5km的湖滨保护带,带内严禁新建污染企业和从事有污染的活动。带内土地应当退地还湖。咱再柒用窿尽折酶前汐颖克吱损炎连肢枯顽崩驯抒拢蓟算豢溅五柑任抓篷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2、内环境控制(除内源)(1)生物法法:细菌、真菌、噬藻体等杀藻剂每月投入1~2次;养殖藻类和水生植物并定期收获;养殖食草性鱼类、贝类。(2)药物除藻法:~(杀藻而不能除气味)、~1mg/L(既杀藻又除气味)、明矾(主要除蓝藻)。适用于小范围水体,用于藻类刚开始繁殖时,装袋拖挂于船后或直接喷洒。药剂用量最好经试验确定。(3)充氧曝气法:利用机械搅拌或强力通气破坏湖中的分层现象使湖水混合,可收到较显著效果。常用于较深的水体。(4)凝集沉淀法:加Fe盐、Al盐及粘土矿物与磷结合成不溶物沉淀。(5)底泥挖掘法:将沉淀于底泥中的磷除去,消除二次污染机会。(6)稀释冲刷法:加贫营养水稀释或用贫营养水进行换水冲刷,这是最快速的手段。(7)深层排水法:一般深层的营养盐比表层的多,排掉深层的水可带走很多营养盐类。牡秸辐震东油聊恕挟蕴欣搅焚被半绽修督爪觉碱甥圭享隧娩粗遣誉举愚涯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第二节病原微生物一、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1、空气中的病原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