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古代戏曲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社火、傩戏
唐朝:踏摇娘、大面、参军戏
宋、元朝:北方,杂剧
南方,南戏
明、清朝:传奇
现、当代:300多个剧种,10000多个剧目。昆曲《十五贯》,京剧《霸王别姬》、《红娘》,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彩调剧《刘三姐》,豫剧《穆桂英挂帅》
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
1、语言的构成
由三部分构成:曲词、宾白、科介
曲词:
宾白:
科介:
剧中人物的唱词
剧中人物的说白,分对白、独白、旁白、
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
剧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指示
(舞台说明)
2、剧中角色
旦:又叫正旦,扮演年轻的女主角,如窦娥、崔莺莺、杜丽娘。
末:扮演男主角,如张生,陈最良。老年男子叫外末,如监斩官。
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
如《窦娥怨》里的公人,张飞,李逵。
卜儿:扮演老年妇女,如《窦娥怨》里窦娥的婆
婆。
3、剧本体制
杂剧:一个段落称“折”,一部戏有四折一楔
子;一个主角一唱到底。
传奇:段落不称“折”而称“出”,一部戏多是四五
十出的长篇;各种角色都可以唱。
4、戏曲作家和作品
①课本所选古代戏曲的几个作者
:《窦娥怨》
——元朝关汉卿;《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元朝王实甫;《闺塾》选自《牡丹亭》——明朝汤显祖;《哀江南》选自《桃花扇》——清朝孔尚任
②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其作品分别是:《窦娥怨》、《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
③元末明初“五大传奇”:
《琵琶记》和“荆刘拜杀”(即《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④“南洪北孔”:
“南洪”即洪昇,浙江杭州人,传奇《长升殿》;“北孔”即孔尚任,山东曲阜人,传奇《桃花扇》。
怎样欣赏中国古代戏曲
1、怎样欣赏虚拟的动作。动作的虚拟性,就是用通过选择、提炼和夸张的舞台动作表现生活。
2、怎样欣赏动作的程式。动作的程式性,就
是赋予表演固定或基本固定的格式。
3、怎样欣赏古代戏曲的语言。
①欣赏曲词,要注意曲词的抒情性。
②欣赏曲词,还要注意欣赏它的音韵美。
③欣赏曲词,还要体会其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4、怎样欣赏古代戏曲的创作手法。
使得语言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流转回环的音乐美,达到了因情赋声、以声传情的效果。
古代戏曲常常运用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奇特的艺术构思,表达难以实现的愿望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引人入胜。
小结:总之,中国古代戏曲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多样的艺术手法,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为世界文学艺术增添了光彩。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应当了解她,欣赏她,热爱她,把她发扬光大。
课堂练习
1、下列分类错误的一项是( )
A、话剧、歌剧、舞剧、戏曲
B、历史剧、现代剧
C、悲剧、喜剧、正剧
D、古代戏剧、独幕剧、多幕剧
D
2、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话剧和戏曲都是戏剧。
B、《窦娥怨》、《西厢记》、《牡丹亭》、
《桃花扇》都是戏曲。
C、每一种戏演出时都要运用美术手段。
D、戏曲有唱有说,歌剧只唱不说。
D
3、把下列角色和剧中人用线条连接起来
A、卜儿陈最良
B、正旦蔡婆婆
C、净窦娥
D、末公人
4、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卜儿哭上科,云)——舞台说明
B、(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
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对白
C、【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急。——曲
词
D、(末上)……我陈最良,杜衙设帐,杜小姐家
传《毛诗》。极承老夫人管待。今日早膳已过,
我且把《毛诗》潜玩一遍。——旁白
D
5、(莺莺唱)【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什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对这段曲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氛围萧瑟凄凉。
B、“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写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句人声,张生感叹莺莺离去,欲语无人。马嘶声更让人心碎——听得见马鸣,却不见亲人的身影。
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加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
D、【一煞】这首曲词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剧中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