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农业发展对策.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农业发展对策.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9/3/26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农业发展对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农业发展对策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时代,这个趋势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发展趋势,是无法避免的。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不仅是养老压力的增大,更是给国家养老制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对于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完善的农村来说,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旨在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业发展;对策分析、人口老龄化概述一)人口老龄化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交,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物质资源的日益丰富,社会成员的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加,人们逐步走向长寿时代,人类社会也开始出现老龄化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口老龄化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国际上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迗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占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数的比例迗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数的比例迗到7%,那么就表明该国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二)人口老龄化指标人口老龄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衡量。第一,从老年人口比重来看,一般来说,65岁对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是老年系数,这个系数是直接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程度。第二,从老化系数来看,这个系数是衡量人口老龄化所用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数,主要是指老年人和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是反映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第三,从抚养人口和被抚养人口的比例来看,如果被抚养人口占抚养人口的比例重,也是直接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一个程度,这里的被抚养人口主要是指老年人和少年儿童,抚养人主要是指适龄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二、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一)导致农村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人口老龄化发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使得农村就业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技术设备的浪费,影响农村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和生产力和经济的发(二)影响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需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紧密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稳步前进的步伐来进行建设。但是,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年龄结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留守老人和贫困老人增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三)阻碍现代农业发展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适龄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由老年人构成,加上农村留守儿童居多,农村的劳动力出现严重匮乏的局面,大量的土地也因此荒废下来,或者承包作为经济作物更种地。这种格局导致农业生产水平却没有得到实质发展,农村劳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