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岔河至罗州公路设计总结.doc

格式:doc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岔河至罗州公路设计总结.doc

上传人:771635255 2015/10/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岔河至罗州公路设计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贵州省赫章县岔河至罗州公路
改造工程设计总结
概述
赫章县岔河至罗州乡通乡油路公路改造工程是赫章县近期交通规划实施的通乡油路之一,是赫章县实施新农村建设的纽带之一,是赫章县农村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2009年2月7日在与赫章县交通局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后,我院承担了赫章县则姑至结构乡通乡油路改造工程的施工图设计任务。
(一)任务依据
1、我院与赫章县交通局签订的《赫章县岔河至罗州公路一阶段施工图勘测设计合同》。
2、《赫章县岔河至罗州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有关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意见。
4、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
6、经院总工办审批的《赫章县岔河至罗州公路改造工程勘察设计大纲》。
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9、《公路勘测规范》(JTJ061-89)。
1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1-99)。
1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1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1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18-97)。
1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006-98)。
1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1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012-94)。
1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18、《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
1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20、《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2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二)、沿线地理概况
1. 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本项目位于赫章县中部,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渡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项目沿线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流深切,属深切中高山溶蚀、侵蚀地貌,县域境内总的地势是西北、西南和南部较高,东北部偏低,项目沿线海拔1550-1860m,相对高差310m。

(1)地质构造
本路段区域地质构造属扬子准地台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测区内无控制性区域断裂,构造线多呈北北东向。局部受隐伏断层影响,岩层相对破碎,岩溶裂隙较发育,强风化及覆盖层厚度较大。测区内褶皱构造不明显,岩层层位基本稳定,主要为单斜岩层构造,岩层倾角较陡,路线走向与岩层走向呈垂直或大角度斜交,路基边坡基本稳定。
(2)地层岩性
沿线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石碳系,出露岩性主要为浅水碳酸岩及碎屑沉积岩组合,地层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第四系残积、坡积、冲积、洪积堆积物(Qel+dl,Qel+pl):
一般分布于河漫滩、坡缘缓坡及山间沟谷地段,厚0—5米,为砂卵石层、褐黄~淡黄色可塑~硬塑状粘土、松散~中密碎石土,其厚度范围变化大,分布于项目全线,其中项目起点K0+000-K12+800段覆盖层厚度较小;K12+800-项目终点K18+,分布较均匀。
石碳系、灰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
灰岩、白云岩主要见于项目起点K0+000-K12+800段,山体岩石零星出露,岩石风化轻微,成层性良好。
泥质白云岩主要见于K12+800-项目终点K18+,岩石风化较重。
(3)水文地质
本路段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岩类裂隙溶洞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沟谷、河漫滩地,~2m,含水层主要为粘土、碎石土、卵砾石土,含水量较大,受大气降水与河水补给,岩土松散,干缩湿软,工程地质岩组承载力较低,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碳酸岩类裂隙溶洞水,主要分布于项目起点K0+000-K12+800段,由于碳酸岩广泛发育,岩溶水根据岩性及所处构造特征,具有不同的赋存特征,本段主要为溶蚀裂隙水,水量较小,对路基影响不大。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本路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根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小于等于Ⅵ度区。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之规定,本项目可采用简易设防。
4. 气候、水文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测区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六冲河小流域,项目沿线有六冲河支流后河。赫章属暖温带温凉春干夏湿气候区,无霜期206~255天。气温日差较大,年差较小,年均温10°C~°C,°C,最低气温-°C,年总积温3650°C~4964°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