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古诗词
湖边中心小学黄毅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
意义
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
教学
任务
教学内容分析
2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编排,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作品是从我国古典诗库中精心挑选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形式上篇幅短小,内容上贴近小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可以说是情意盎然,文辞缤纷。对于小学生的身心、情感等有着深远的影响。
1、通过学习古诗,小学生从中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如:《锄禾》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勤付出
2、通过学习古诗,小学生感受到了古人和我们一样有着深厚的爱国情结。如:《示儿》的“南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死不忘祖国统一大业
3、通过学习古诗,小学生领略了大自然万物生灵的神奇与壮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是大自然瞬间即逝的神奇。
我们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喧哗浮躁的时代,但是,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一种对书香气息的天然热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一个生命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
二、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到,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在附录中,还特别强调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列出了古诗文120篇(段)的标题。而要求一至六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整合资源,把握基点
。如在教学边塞诗《出塞》、《从军行》时,就以“悲”和“壮”为主题,采用“合—分—合”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先整体入手:读《出塞》、《从军行》,找能反映边塞特点的词,奠定内容基础。
。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领学生对比体会,加深理解。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雨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提出自学要求:这两首诗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时节、诗人的心情相同,但描写的西湖景色不同,描写手法多样。
。比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补充学习《送元二使安西》;学习杜甫的《绝句》,补充学习《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丰富学生的古诗词知识,激发他们不断积累的兴趣。
(二)反复吟诵,直意抒情
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教学中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的节奏和肌理,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