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分布式基站的基本结构.docx

格式:docx   大小:12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分布式基站的基本结构.docx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3/27 文件大小:1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分布式基站的基本结构.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导读]分布式基站的基本结构和传统一体化基站有很大不同,它将基站的基带部分BBU和射频部分RRU分离。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站产品越来越丰富,而且各有特色。从整体发展来看,分布式基站无疑代表了“下一代基站”的基本走向。分布式基站具有低成本、环境适应性强、工程建设方便的优势,尤其是在未来的3G移动网络中,分布式基站将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3种3G制式TD-SCDMA、WCDMA、CDMA2000都有分布式基站产品,而且很多厂商加大对3G分布式基站研发投入的同时,也不断推出2G分布式基站产品,因此分布式基站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分布式基站的基本结构和传统一体化基站有很大不同,它将基站的基带部分BBU和射频部分RRU分离,本文主要探讨其供电解决方案。一、宏覆盖场景宏覆盖是无线基站最主要的覆盖形式,容量大、覆盖广。按照设备使用的环境,分布式基站的宏覆盖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由于宏基站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室外宏站的数量并不多,大部分采用室内宏站,本文以室内宏基站为例说明供电配置。宏基站的供电配置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宏基站的供电解决方案采用的是一套中等容量的室内型基站电源,这套电源设备既给机房内的传输设备和基带池BBU供电,同时还通过直流拉远的方式给楼顶或者铁塔上的射频拉远RRU供电。这种集中式的供电方式便于设备的集中维护,但是受到直流拉远距离的限制。采用这种供电方式,防雷问题需要重点解决,在直流拉远线路的两端都增加了直流防雷箱。二、室外微覆盖场景室外微覆盖是室外宏覆盖的有力补充,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扩大,在城乡结合处、广大农村等区域,由于人少,业务量少,很多都采用微基站的方式进行覆盖。同时,随着网络覆盖的不断深化,在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为了深入覆盖和扩大容量,在机房选择困难的地区也采取室外微覆盖的方式。微基站覆盖为了减少投资,大多采用室外设备建站,室外微覆盖的电源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室外微覆盖采用的是室外中小容量的电源供电,可以将嵌入式BBU嵌入到室外电源的预留空间中,同时也可以将传输设备嵌入到室外电源的预留空间,因此一个室外电源柜加上室外射频拉远设备就可以组成室外微站,无需机房。室外电源既给嵌入式BBU设备供电,又给室外射频拉远RRU供电。在RRU和BBU距离很远时,不太适合直流拉远,可以就近在RRU的位置增加小容量的室外电源给RRU供电。三、室内覆盖场景室内覆盖主要解决热点区域的信道不足,解决建筑物内部信号较差的问题。伴随着移动通信在室内的应用越来越多,室内覆盖给移动运营商带来的收益比重越来越大,对室内覆盖和供电保障要求更高。室内覆盖场景按照设备的供电制式可以分为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按照供电方式可以分为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本文以直流供电为例说明室内覆盖的供电解决方案,交流供电只需要把直流电源更改为UPS即可。 ,既给BBU供电,同时通过拉远的方式对远端RRU进行供电,如图3所示。方案的优点是电源集中,便于维护,节省设备投资;缺点是拉远距离有一定的限制,线路损耗比较大。 ,如图4所示。其优点是就近供电,线路损耗小,供电分散,供电风险小;其缺点是电源系统多,投资大,设备分散,维护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