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魅力信阳
我的家乡
信阳市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周时期,信阳是申伯的封邑地,秦时设义阳乡,北宋改称信阳。信阳楚汉交融,商周、春秋、战国以后,细腻浪漫的楚文化与绵密柔美的中原文化在此交融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淮河文化。信阳是中华姓氏之根,汉姓100大姓中,黄、赖、罗、蒋等13个源于信阳或有一支源头在信阳。孔子周游列国终点、子路问津、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的故事发生在信阳。从这里出土的战国编钟极负盛名。
城市荣誉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2011中国魅力城市、2010中国休闲城市、2009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创业之城、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信阳市下辖浉河区、平桥区、潢川县、淮滨县、息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罗山县、光山县等八县两区,另有羊山新区、南湾湖风景区、上天梯管理区、鸡公山管理区、信阳工业城、潢川经济开发区等6个处级行政单位(市政府派出机构)。共有111个乡、68个镇、21个办事处、241个居民委员会、3026个村民委员会,截至2009年底,。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信阳常住人口6108683人。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源头、桐柏山东麓,大别山北麓,河岳山川拱戴,山水秀美。东与安徽省六安市接壤,南与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红安县)、孝感市(大悟县)、随州市(广水市)毗邻,西北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驻马店市(确山县、新蔡县、正阳县)相接。信阳地势南高北低,是岗川相间、形态多样的阶梯地貌。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两山首尾相接,连成一体,蜿蜒于豫鄂边界,是江淮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中部是丘陵岗地,位于豫南山地以北,明港、寨河、固始连线以南,海拔50-100米,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由于受淮南水系的强烈切割和冲淀,形成高差20-40米的丘陵起伏,岗谷相间的形态组合特征。此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酷似江南风光,是信阳的粮食生产基地。
信阳地跨淮河,位于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上,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这种过渡气候造成淮河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淮南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鱼跃,犹如江南风光;淮北平原舒展,一望无垠,盛产小麦、杂粮、棉花,北国情调浓厚。信阳日照充足,年均1900-2100小时;-℃,无霜期长,平均220-230天;降雨丰沛,年均降雨量900-1400毫米,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年均77%。
信阳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春季天气多变,阴雨连绵,季降水日数多于夏季,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明显,光照充足,降水量多,暴雨常现,秋季凉爽,天气多晴,降水顿减,冬季气候干冷,降水量少,但寒冷期短,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日数年平均30天左右。
方位、气候
鸡公山
信阳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信阳地处淮河上游,淮河在河南省境内流长437公里,。淮河支流密集,淮干南侧支流占支流总数的2/3,河短流急,水量丰富,流程在百公里以上的有史河、灌河、浉河、白露河、潢河和竹竿河,均按西南-东北方向汇入淮河。淮干北侧支流是坡水河道,湾多水浅,流速缓慢,流程多在百公里以下,由西北向东南汇入淮河。淮河支流流域面积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8条,其中一级支流15条。属长江流域的主要是源于大别山主脊南侧的十几支源头细流,河道陡浅,蜿蜒南流,。,%。
水流水域
信阳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