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干作业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doc

格式:doc   大小:11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干作业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3/28 文件大小:1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干作业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蒀适用范围薈本方案适用于糯扎渡送广东直流输电工程普洱换流站建筑工程(B标)混凝土灌注桩工程。薇编写依据螅表2-1编写依据袂序号肈引用资料名称莈1薂GB5020—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羁2蒇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袄3蚃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聿4袇DL/—20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薅5蚅Q/—2007《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3部分:变电土建工程》蒁6薀Q/CSG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工程工艺控制规范》莅7蒂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薀作业流程罿肅开始薄桩位放样袂桩机就位葿桩基成孔螆钢筋笼安装蚅导管安装肀钢筋笼制作袈完成薆混凝土浇筑作业(工序)流程图见图3-1。蒂图3-1作业(工序)流程图莃芇芆蒄蒁螇肇薅薀莀工作前安全危险源辨析及控制措施螇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见图4-1。莂表4-1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及控制措施表羂序号袀安全风险薈预控措施莄检查结果肀1艿机械伤害羄检查桩基机械性能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场地平整,设专人指挥、监护。定期检查钢丝绳。蒅起落前,严格检查机械设备和底盘配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蒃蚈2螄触电芃制定用电管理制度,使用三相五线制,实行三级用电保护,使用标准电源箱。多机作业用电须分闸,严禁一闸多机薁膈3蒅烫伤芄安标准配备劳动保护用品虿薇4芅起重吊装莅特殊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工器具与机械肂羆5羅孔洞坠落膃桩基成孔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应在孔洞口设置安全防护栏,并悬挂安全标识膀蚀6螆交通意外芄运输通道应足够宽,车辆由具有资格的专人驾驶,、人员配备肁表5-1人员配备表蚁工序名称蕿建议工作人数***、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薄序号袁名称蚀规格/标号肆单位羄数量蚂备注蒈1蒈旋挖钻机莃YTR220莂台蕿2薇肆2肂旋挖钻机蚁YTR260蚅台蒆1袃莈3肇混凝土搅拌楼羅JS750薃台葿2膆莄4莃混凝土罐车薁10方薈台螄4肄莈5蚆电焊机膃BX1-400薀台荿15螅蚃6芁钢筋弯曲机蒁GW40***台莆3肁7装载机DA0Y926B台28起重吊车25T台49导管φ300/3m节4010钢丝绳φ16m50m地质情况介绍根据《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可知,站址区域地层结构为:上覆地层为第四系,下伏地层为三叠系。第四系包括:局部分布于道路地带的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s)素填土,分布较普遍的第四系残坡积层(Qel+sl)粘性土、含碎石粘性土、碎块石。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上统橄榄坝组上段(T3g3)的泥岩夹灰岩、泥质灰岩、泥质砂岩。现将各岩土层从上至下分述如下:人工堆积层(Qs)(0)层素填土:黄褐色,紫红色。稍密,主要分布于站址内道路地带。承载力特征值为90kPa,可作为一般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及下卧层。残坡积层(Qel+sl)①层粘土:褐黄色、黄色、紫红色,稍湿,软塑-硬塑状态一般土质均匀,偶见碎石角砾,碎石角砾成分为泥岩、泥质砂岩、泥质灰岩风化碎屑,表层由于含植物根茎,孔隙较大,结构疏松,各地段层厚差异较大,下伏基岩为碳酸盐岩地带层厚0-10m,下伏基岩为泥岩及碎屑岩地带层厚0-30m。该层主要为粘土,局部地段为粉质粘土。按其状态分为(1-1)层(硬塑状态)、(1-2)层(可塑状态)及(1-3)层(软塑状态)三个亚层。(1-1)承载力特征值为190kPa,为良好天然地基持力层及下卧层,(1-2)承载力特征值为165kPa,可作为一般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及下卧层,(1-3)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不能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需换填处理。②含碎石粘土:褐黄色、黄色,稍湿,可塑-硬塑状态,碎石成分以泥岩、泥质砂岩、泥质灰岩风化碎屑为主,一般粒径2-5cm,大者达10cm,含量25-40%,该层一般分布在地势相对低洼地段及强风化泥岩、泥质砂岩、泥质灰岩的上部,层厚变化较大。该层主要为含碎石粘土,局部地段为含碎石粉质粘土。按其状态分为(2-1)层(硬塑状态)及(2-2)层(可塑状态)两个亚层。(2-1)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为良好天然地基持力层及下卧层,(2-2)承载力特征值为175kPa,可作为一般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及下卧层。③层碎块石:灰白色、深灰色,中密,主要分布于泥质灰岩表层,成分以泥质灰岩为主,碎石粒径1-8cm;块石主要分布于灰岩表层,成分以灰岩为主,块径一般30-80cm,局部大于120cm,中间充填可塑状态的粘土。局部地段出露,厚度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