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全包常见问题.doc

格式:doc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全包常见问题.doc

上传人:n22x33 2015/10/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全包常见问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全包服务常见问题讨论
1、客户忙不愿听,无理由的
提前作好针对性的方案,费用对比等,附零件报价、单张成本表等以说明全包方式的优势,带上相应设备的保卡复印件。
2、客户觉得保修期内没什么费用,考虑涉及维修再实行全包。
全包相当于为复印机买保险。在我们个人为自己购买保险时,首先一个健康的身体才会被保险公司接受;同样的,签全包服务时交由我们服务的复印机也应该是一台运作正常的设备,之前维修的费用也应该由客户自己承担。另外20岁和50岁的人买保险,保单价格也肯定是不同的。(月印量8000张以上,,维修费用承担问题可灵活定,由我方承担的尽可能先收取相当于此次维修金额的预付款,我们可以张数的形式返还)
新机签全包难度大
全包方式的常规收费标准是:,,。,前期服务商有利润,但随机器复印张数的增加,越到后面我们的利润越少,甚至略有亏损,前期的利润也只能作为后期亏损的弥补,而且如今人工才是最为昂贵的,人工费用也是逐年上涨,现在以9分的价格定下整机服务,人工费上所得的优惠显而易见了。再有履行全包服务全约中我们还承担了非常用零件损坏的风险;所以新机签保,才是优惠最多,最划算的。
(或通过送一定张数为优惠条件。)
用户提出PM周期不合理
首先,零件PM周期是由厂方出具的,不是我们凭空捏造。它的合理性是经由无数次的测试实验得出的。在国内一台整机寿命在30万张的复印机,通常在机器印到20万张左右就会因为维修费用过高等原因不得不进行更换,而同样一台设备,在日本能印到40多万张。对比两者,差别就在于日本电子零件很便宜,他们严格按照厂方的PM周期更换,机器用到设计寿命是肯定没问题的,超过设计寿命使用也是非常普遍。例如,PM周期5万的鼓,确实我们有客户机器第一个鼓用到6万甚至8万的,可第二个6万不到,第三个也只能到5万,以后的甚至于这个数都很难达到了,最后导致整机使用寿命减短。120万印张,全包方式只需两台中速机就完成了,年保方式,可能就要三台甚至四台,购机等整体费用加起来多支出了很多。这种就如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客户觉得机器是自己的,每印一张还要付费不合理;另外加上纸的费用单张价格比对外复印社还高
首先复印机是有使用成本的,你见到的对外复印社最低收费多少?1毛?为什么没有再低的?就是受到成本的控制,使用成本包括碳粉、零件、人工、机器折旧、纸张等,最便宜的机器碳粉单张2分,常用零件5到6分单张,人工1分,机器折旧大概在3分左右,纸张3分,合计就在1毛4左右。复印社用的那些机器多是拼装旧机,本身就是旧零件拼装的根本没有折旧费,零件用旧的费用也很低,人工就是自己也省了,碳粉也是替代的,成本就是这么下来的。这样1毛的价格才有利润,印品质量差不说,故障率也高。
由于费用部门承担的问题,维修零件、耗材等还不由部门支出,只管上报便可,现抄张费之类反倒成了部门开销。
关键在于接受服务外包的观念,可以灵活的将抄张费开成维修零件等符合客户要求的开票内容。
由于印量的不平均等原因,客户觉得每月的基础印量定死了很受限制。
将基础印量的周期拉长,比如:1000张/月基础印量,变更为基础印量6000张/6个月。
保守的客户,月印量能达到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