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高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复习检测8.doc

格式:doc   大小:377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复习检测8.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9/3/28 文件大小:3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复习检测8.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正确的是( )。,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应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的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滤纸作为固定相,,含有CoCl2的干燥变色硅胶呈蓝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变粉红色,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又恢复为蓝色【答案】B【解析】A项应用的是稀盐酸洗净铂丝,稀硫酸难挥发,C项中固定相为水;D项中变色硅胶变为粉红后要加热才能变回蓝色。( )。***【答案】B【解析】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只能读到小数点后一位,A错误。C项,导管不能伸到液面下,错误。D项,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水流方向错误。(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终点读数时有气泡,,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偏高【答案】C【解析】由于pH试纸润湿后相当于对原酸溶液稀释,所测数值偏大,A错;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造成所加水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错;终点读数时有气泡,会造成V2偏小,所测体积(V2-V1)偏小,C正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如操作缓慢,会造成部分热量散失,所测温度偏低,D错。( )。【答案】D【解析】A中没有冷凝回流装置;B中应用玻璃棒引流;C中常温下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 )。,可加入Ca(OH),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装溶液润洗【答案】A【解析】淀粉溶液中含有微粒直径介于1~100nm的分子,而蔗糖溶液中的分子直径均小于1nm,故可利用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两者鉴别开来;因常温常压下SO2的密度大于空气,故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O2,即集气瓶中应“长导管进,短导管出”,选项B不正确;因Ca(OH)2也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故选项C不正确,应该选用向其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的方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容量瓶只需用蒸馏水洗净,而不能用待装溶液润洗,否则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选项D不正确。、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灯光较暗,,红色逐渐褪去,、等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稀释相同倍数,,可用酒精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答案】 B【解析】导电性与离子的浓度有关,题中未指明浓度,不能证明,A项错误;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而加BaCl2会生成BaCO3沉淀,CO32—减少,红色褪去,说明此红色是由CO32—水解引起的,B项正确;醋酸是弱酸,不完全电离,在稀释过程中又会电离,故其pH变化小,C项错误;酒精与水互溶,不能萃取,D项错误。( )·L-1CuSO4溶液将25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馏水中B除去KNO3中少量NaCl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C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D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答案】 A【解析】 ·L-1CuSO4溶液应将25gCuSO4·5H2O溶于蒸馏水配成100mL溶液,而不是溶于100mL蒸馏水中。,冷却结晶时KNO3大量析出,过滤可分离。,可将紫色MnO4—还原为Mn2+。++CO32—=CaCO3↓的反应来判断Na2CO3是否存在。( )(OH)3固体加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答案】 A【解析】碘易溶于四***化碳,难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