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观潮》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观潮》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arry201208 2019/3/28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观潮》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观潮》教学设计[学****目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重点理解“潮来之时”部分,学****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听其声、观其形、思其序的观察方法,掌握观察事物必须有顺序的规律。[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预案]第一课时诗句导入,初步感知1、[出示单元提示]从这里你了解到一些什么?(1)阅读内容:自然奇观。(2)阅读方法:一边读,一边想画面,感受奇观,了解写法。(3)阅读拓展:搜集资料。2、知道了这些,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第1课《观潮》。齐读课题3、钱塘江大潮闻名中外。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曾留下“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感叹。[出示: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4、你们从诗句中读懂了什么?真那么神吗?二、初步感知,理清脉络。1、要求:一边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一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自由读——逐段读(正音:笼罩、屹立、人声鼎沸、横贯、踮着脚、薄雾、风号浪吼)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4、默读,如果把课文分三部分,怎么分。[出示阅读小贴士:读这样的课文,除了要注意这件事是怎样发展的,分几个阶段,还可以在课文中找一找有哪些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句。]5、《观潮》可以分几个阶段呢?快速浏览课文,可以找找表示时间或地点的词语。6、交流(“这天早上、午后一点左右、霎时”)7、小结:课文分为3阶段。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潮头过后)8、在这3个阶段中,你认为哪一部分内容最精彩。(第2部分)品读“潮来时”师:那我们先来学学第2部分。赶紧读一读吧!边读边想,划出你从课文的哪句话中感受到了“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景象,读着读着,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一)随机交流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1、理解“闷雷滚动”2、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即将到来的潮水的声音,用得多形像啊!(齐读)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了起来。1、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会说些什么?2、大家都翘首以待,一起在等待着激动人心的一刻。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起来的。咱们一起来演演,好吗?引出“人声鼎沸”3、齐读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1、你从这段中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点出关键词]2、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气势越来越大,声音越来越响,你的心情越来越——兴奋、激动……3、齐读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了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1、六七米高,有多高?2、[图片:像白色城墙的浪潮]3、分组比赛读——齐读6、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千万匹”有多少匹?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会是怎样的场面?2、再来看看这浩浩荡荡的浪潮。[示:浩浩荡荡的浪潮的图片]3、师生齐读(二)回归整体,朗读提升1、按顺序读5句话现在,你就在江边,目睹着浪潮越来越——近,浪头越来越——高,声音越来越——响,你的心情越来越——激动,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