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汽车与生活——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温州市实验中学韩秀萍一、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注重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自身生活环境中选取学生有体验、有感受,既感兴趣又有困惑的问题。“汽车与生活”正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原有生活储备而选定的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从学生所了解和熟知的汽车说起,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指导他们对生成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比较和分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选择感兴趣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并将其转化为研究课题。(二)教学目标1、认知:(1)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汽车有更深的了解,进一步认识汽车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2)了解并掌握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了解规范的课题表述形式,初步学会简洁完整地陈述课题名称。2、能力:(1)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提高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辨真伪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3)通过交流、展示,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1)在选题论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价值取向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在小组合作中,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意识。(3)培养和树立学生善于思考、乐于研究、勤于研究的习惯和态度,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研究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能将初步提出的问题转化成可以研究的课题。难点:学生掌握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的原则和方法。(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阅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课题记录表……学生准备:分组、小组初步分工、对汽车做初步了解……(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想创设情境,生成主题调查学生十一长假的旅游方式。师:你去旅游了吗?你选择的是哪种交通方式?引出本节课的话题——汽车与生活。自由发言——飞机、火车、汽车、大巴车、客车、自备车等。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话题汽车入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发散思维,提出问题1、了解主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一组与汽车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1)在图片中,你都看到了哪些车?(2)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2、发散思维:关于汽车,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3、提出问题:围绕“汽车与生活”的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组内讨论,选择一个最想知道或最感兴趣的问题,记录并展示出来。看图片,思考问题。进一步认识汽车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围绕主题,提出更多与汽车相关的问题。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教师旨在通过一组图文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与主题相关的最丰富的信息,帮助学生认识主题,引发学生思考,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提出和主题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分析问题,转化课题分析问题:将学生初步提出的问题展示交流,并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在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总结和介绍选择课题的三个原则——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2、规范的课题表述形式:利用三个课题范例,介绍常用的课题表述形式。(1)聚焦交通问题(2)交通安全意识的调查研究(3)对我校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调查研究教师总结:在课题表述时应做到——范围相对小而明确,问题应具体而清楚,同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