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地下采矿概论为了解采矿知识中的一些俗语,首先介绍一下地质上的基本概念: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等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按其自然力来源的不同,它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内力作用的能源主要是地球内能,它使地壳隆起成山岳、凹陷成盆地,总的趋势是使地球表面产生起伏不平。内力作用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的能源主要是太阳的辐射热。它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总的趋势是削高补低,使地变得比较平坦。,发生了倾斜、弯曲和断裂,这种现象称为地质构造。其基本形式为褶皱和断裂,断裂的基本形态有节理和断层。,具有一定的形态和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矿石矿体中经圈定符合开采要求的部分。矿体是指合乎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矿石天然集合体。矿床是指按地貌特征圈定的区域内的矿体的总称,由一个或若干个矿体组成。围岩矿体周围的岩石。、赋存条件矿体形状各种各样,按与开采方法的关系可分为层状矿体、脉状矿体、透镜状、网脉状、巢状等。矿体赋存条件有走向长度、倾角、厚度、埋藏深度以及与围岩接触情况等。:氧化矿石、硫化矿石、自然金属矿石以及混合矿石。按其品位的高低分为富矿、贫矿、表外矿。,通常用f系数来表示。这里,R为岩石单轴抗压极限强度。f=R/100稳固性它指矿石和围岩在一定暴露面的条件下,垮断的性质。影响稳固性的因素很多,除了地质构造破坏的程度和水文地质条件外,暴露面积的大小和形状、暴露时间的长短、支护方法等有关。强度岩石抵抗拉、压、弯、剪等外力的性能,常用于采场结构参数的计算。稳固性矿岩不崩落允许暴露面积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它与矿岩物理力学性质、地质条件、暴露面形状和形成过程有关,对采矿方法的选择和地压管理有很大影响。裂隙性矿岩被天然裂隙分割的不连续程度,它对矿岩的稳固性和崩矿效果有很大影响。含水性矿岩体吸收和保持水分的性能,它对放矿、运矿、仓贮、安全和矿岩稳固性有很大影响。碎胀性矿岩破碎后其体积大于其原有体积的性质。矿岩破碎后的体积与其原体积之比称为碎胀系数,它影响切割工程量、放矿工作和提运容器的载重量。金属矿床的一般特点:赋存条件变化大、形状不规则,同一矿体的倾角、走向、厚度可能有很大的变化;矿石品位不均匀,经常有夹石、表外矿;矿石坚固性高,须凿岩爆破法开采;多种有价成分共生,须考虑矿石的综合利用问题。,主要由中偏基性、中酸性到碱性的火山碎屑岩及熔岩组成。其地层为晚侏罗世到白垩世。矿区构造为一平缓梅山短轴背斜。矿区中断层不很发育;裂隙宽度1~4m左右,最大可达8m。梅山铁矿为一大型盲矿体,产于辉长闪长玢岩与安山岩的接触带。矿体在横剖面上呈凸透镜状,水平投影似椭圆形,长轴方向为为北东20°,长1370m,宽824m,~,平均为134m,属于缓倾斜极厚矿体。矿区处于丘陵地带,地面标高为10~60m。矿体覆盖层厚度100~340m,平均为220m。上盘岩石为蚀变安山岩,以高岭土化为主,硬度低,其f=3~7,裂隙发达且易风化,从不稳定到中等稳定。下盘为辉长闪长玢岩,中等稳定,其f=8左右。矿石坚硬,其f=14左右,矿体的局部区域有裂隙,还有不少断层。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一般,地下水主要来自矿体上部和近矿围岩的裂隙水,与新秦淮河的联系不大。矿石储量大,,,。矿石的自然类型为磁铁矿、假象赤铁矿、菱铁矿,按矿石的结构和构造划分为块状、斑点状、浸染状、网脉浸染状、角砾状、竹叶状。矿石分五级:酸性富矿、自熔性富矿、半自熔性富矿、贫矿和表外矿。矿石主要化学成分为铁、钙、镁、铝、硫和磷,并伴生有钒和镓。由于其成分较复杂,含硫和磷,所以选矿比较困难。矿岩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参见表一。梅山矿岩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表一矿岩类型比重(t/m3)抗压强度(MPa)普氏系数f松散系数k富矿-~19612~-~8812~~494~~69788~,其具体步骤如下:金属矿床开采过程,它包括建设矿山阶段的基建开拓工程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