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矿井通风
杨绪超
煤矿安全培训课程之一
目录
●第一章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第一节井下风流和风速
第二节通风系统
第三节矿井反风
第四节矿井总风阻与矿井等积孔
●第二章矿井通风新技术装备
第一节矿井通风新装备
第二节矿井通风安全检测仪表
第三节掘进通风安全装备
●第三章事故案例分析
江苏徐州贾汪区岗子村五副井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新泰市朝阳煤矿“”突水事故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鲍店煤矿“”矿震事故
●第四章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示例
第一节矿井通风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第二节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示例
第一章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第一节井下风流和风速
一、井下空气成分及安全标准
●井下空气主要成分
氧气、氮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氢气、氨气、水蒸气和浮尘等。
▲氧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嗅;;微溶于水;能使物质氧化,并能助燃
——氧浓度与人的关系:
◆休息时:;
◆工作和行走时:1--3L/min;
◆氧含量减至17%时:静止状态对人影响小,
工作时感到剧烈心跳和气喘;
◆氧含量减至9-12%时:人很快昏迷;
◆氧含量减至6-9%时:很快失去知觉,若不急救
就会死亡。
《规程》第100条规定:在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
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
●井下有害气体
▲二氧化碳
《规程》规定:%;%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采区回风巷、%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
二氧化碳主要来源:
◆井下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煤或岩石缓慢氧化和矿井水与酸性岩石的分解;
◆从煤岩层中涌出;
◆煤自燃、井下发生火灾或煤尘、瓦斯燃烧爆炸;
◆人的呼吸和爆破工作等。
▲氮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嗅、无毒;;微溶于水;不助燃。氮气含量高时,可使氧含量相对减少使人窒息。
井下氮气含量增加原因:
◆有机物的腐烂;
◆爆破工作;
◆煤岩层中与瓦斯同时涌出。
▲瓦斯
定义:从煤岩层内涌出的各种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
特性:
◆窒息性;
◆燃烧性;
◆爆炸性。
▲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臭;剧毒性;浓
度达到13-75%时具有爆炸性。
一氧化碳来源:
◆爆破工作。1kg炸药爆炸可产生100L一氧化碳。
◆井下火灾。1m3木材燃烧产生500m3一氧化碳。
◆煤尘、瓦斯燃烧或爆炸。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对人的伤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