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小学教师工作量计量标准.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教师工作量计量标准.docx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3/2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教师工作量计量标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肃小学教师工作量计量标准(讨论稿)腿为了比较客观地衡量教师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教师的工作量基本趋于合理,本着客观性,可行性和可比性的原则,对教师的工作量提出定量指标与计量标准。肈一、学科标准系数(W1)(表1)袄1、把各学科完整的教学过程看作备、教、改三项指标,考、辅工作量融在其中。蒄2、以语文学科为标准系数,备、教、改赋值比为3︰3︰,其他学科以此为参数,分别赋予经验系数。羁3、对于学科间,同一指标权重大小不一,并不降低其教学标准,仅从工作难易度上区别而已。袇二、年级标准系数(W2)(表2)羄1、各年级教学要求不同,因而备、教、改所赋权重不等,以反映教学过程难易程度。袅2、以六年级为标准系数,备、教、改赋值比为:3︰3︰4。其他年级以此为参数,分别赋予经验系数。荿三、标准系数(W3)(表3)袀1、以W1和W2为因数,其积为相关年级相关学科的标准课时量系数W3。肄2、除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科外,其余学科教学难易程度均与六年级相关学科视作等同。羂3、如对备、教、改有特殊要求,可在“学科标准系数表”的相关项中调整其权重系数W1,然后再计算,得出此表的相应权重系数W3。肁四、工作量计算方案(表4)虿1、重复教学,除保留一半的工作量作为熟悉教案外,应减去相应备课工作量,即(W2·Wa)××授课节数。膄2、作业增减批改量(中心7个班级、辅小3个班级(含2个复式班)、饶小3个班级(含2个复式班),合计13个班级,2009年至2010年班级生均数27人。),班额标准2009至2010年定为25人,其增减量为:(W2·Wc)÷25×(班额人数-25)×授课节数。莃3、周标准授课时量(X标)为:∑(W3×周授课节数)+作业增减批改量-重复教学工作量。螂4、周总工作量(X总)为:X标+X职(见表4)。蒇5、校均周标准课时量为13~14节,。每日社会劳动时间按7~8小时计算,那么,每标准课时大约相当于3小时左右社会劳动时间。它们之间当量关系为:1节X标相当于1节X职相当于3小时。芄6、超出校均工作量为超工作量;未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者,扣除相应工作量。(Wa+Wb+Wc)(Wd+We+Wf):(http://blog./s/)-小学教师工作量计量标准(讨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