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doc

格式:doc   大小:13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doc

上传人:phl0420371 2019/3/30 文件大小:1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设计】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教材分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博大精深,理解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要记住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区域文化的特点。(2)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涵义,区域文化的成因。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华文化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包容性2、难点: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认知起点绝大多数都是由历史书本所得,有一定的学****兴趣。但对于学生来说,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只是只鳞片甲,要学会分析传统文化,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这一课标的要求还有难度。再则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的跳跃也有一定障碍。同时学生在收集与筛选社会信息、辨识社会现象、合作、表达能力等方面也有待加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教学方法问题研讨教学法、自主探究学****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预****教材内容,完成预****目标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学案,课内探究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多媒体教室分配好学****小组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内容上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节课学****第二框。现在很多中国人崇尚西方文化,但是有个历史事实很少有人知道,从13世纪一直到18世纪,西方人都在崇拜中国文化,在欧洲大陆形成的“中国热”持续了6个世纪。当时的欧洲人看中国,就像现在的中国人看美国一样。中国的瓷器、建筑、服饰、文学、科技、园林艺术都受到崇拜,中国几乎成为他们向往的乌托邦。中华文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首先我们来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老师:中华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很多方面,课本以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例来说明中华文化的独特性。1、试举例:在古代或现代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饮食文化、戏曲文化、建筑文化2、看课本66页,思考:(1)文学艺术的作用是什么?(2)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地位是什么?学生:(1)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2)中华文学艺术特点: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3)重要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老师:世界上第一部诗歌集是什么?《诗经》。3000年前我们就有了诗歌。世界上第一本小说是什么?东晋干宝《搜神记》,1700年前我们就有了小说。这说明中国文学艺术历史悠久。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看课本67页,思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地位和特点是什么?学生: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