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策划独家访谈之二
变“通风口”为“聚宝盆”
上篇提要
昨日本报刊登了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策划独家访谈之一——《洛阳,我是谁?》,从洛阳古都历史与华夏文明的渊源关系,厘清了洛阳城市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群中无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与个性。洛阳复兴,必须回归真我本色;而洛阳旅游的振兴之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基本前提是对当下洛阳旅游产业格局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洛阳旅游之现状:“旺丁不旺财”
记者(下简称“记”):洛阳古都文化价值已经无可置疑。但是这些价值是否为市场所认同,关乎旅游产业的兴衰。您认为,洛阳旅游业的现状是否让人满意?
王振宇(下简称“王”):旅游资源不等于旅游产品。洛阳文化旅游资源异常丰富,但旅游产品则未能与之相称,而旅游产业形态也呈现出粗放和初级的特征。数字最有说服力。我们对比研究了洛阳、西安、北京、南京、杭州、安阳、开封、大同这“八大古都”2010年旅游数据统计表。如果单从游客人数分析,洛阳为6079万人次,低于北京(10840万人次)、杭州(6580万人次)、南京(6497万人次),高于西安(5285万人次)等城市。从表面上看,洛阳的城市魅力、吸引力,仍处在国内“第一集团”;但如果探究旅游总收入,洛阳只有302亿元,远远低于北京(2768亿元)、杭州(1025亿元)、南京(951亿元),即使和游客人数少于洛阳的西安(405亿元)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再看人均消费,洛阳(497元)只比开封(370元)高一点,在“八大古都”中名列倒数第二位,和北京(2554元)、南京(1465元)、杭州(1559元)差距很大,安阳(675元)、大同(850元)也比洛阳高出一大截。
记:游客人数并不少,为何旅游总收入、人均消费反而相差那么多?
王:游客的人均滞留天数,是考量旅游业态是否成熟的关键指标之一,而这一点往往被人忽视。洛阳在这一指标中差距明显。,也就是一天半时间,在
“八大古都”中仅比开封()高一点,和北京()、南京()、杭州()、西安()、大同()、安阳()相比,都有明显差距。道理是明摆着的:游客在一个城市多呆一天,他的吃、住、游、购、娱活动,都会给当地带来明显的收益;少呆一天,城市的收入会少一大块。
记:人均滞留天数较少,意味着什么?
王:消费经济时代,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留不住人就留不住钞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绝不是一个城市健康的旅游产业发展形态。人均滞留天数较少,说白了,意味着这个城市缺乏足够的魅力,缺乏留人的理由和平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初级观光旅游形态。即使人气不错,其所能聚合的财气始终有限,即俗话所说的“旺丁不旺财”。只有强化休闲度假产品的发展,才能有望留住游客的脚步。,尽管这一数字比前几年已经有所提高,但相比之下,仍然可以看出洛阳的旅游还远未达到“休闲度假聚宝盆”的状态。
洛阳旅游之问题:“四大瓶颈”须破解
记:您认为游客不愿停留洛阳的原因是什么?
王:洛阳古都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无可置疑,城市建设的成就也有目共睹,其旅游发展潜力是无限的。但洛阳城市品牌与竞争力及其旅游产业的发展,却面临着亟待改善的一些问题。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