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教科研工作计划.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科研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980853275 2019/3/31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科研工作计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同教科研字[2012]1号2012年全市教科研工作计划各县(区)教育局,市直中小学校:一、总体思路2012年我市教科研工作要点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级联动,五项工作”。一个核心——以进一步提高我市各学段、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开展工作。两个重点——一是继续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二是强化学科建设,尤其是薄弱学科的转化与提升。三级联动——以市教科研中心为核心、与一线优秀教师、外聘专家共同组成市级专家团队,与区域教研中心、学校教研组共同构成三个层级的联动平台,使活动的效益辐射至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五项工作——围绕“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课堂改革为突破,以区域教研为平台,以教科研为支撑,以质量监测做保障”五项工作,开展系列活动。二、具体工作任务(一)着力抓好学科建设在对2011年教学监测和分析中我们发现,虽然近年来我市的教育教学质量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但各县区、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短板”现象,部分薄弱学科已成为影响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办学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为此市教育局及时启动了“创建优质学科、提升薄弱学科”建设工程,全市教科研系统将在三~五年内要紧紧围绕贯彻、实施此项工作为重点设计开展工作。1、建立市级中小学优质学科基地校(1)确定优质学科基地校按照市“创建优质学科,提升薄弱学科”建设工程安排意见精神,在全市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各个文化学科,分别确立2-3所学校为优质学科基地,同时一并确定各类学校需要帮扶的薄弱学科。(2)指导参与优质学科基地开展教科研活动通过努力将优质学科基地打造成为全市薄弱学科帮扶中心、课程资源中心、教学交流中心。①定期推出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指导相应薄弱学科教师来校参与听评课活动和体验式培训;②定期指导参与基地校校本教研,与全市相应薄弱学科教师共同开展集体备课、研讨交流活动;③建设学科优质课程资源,实现全市本学科资源共享;④定期组织全市性的“优质学科教学下乡”活动;⑤组建全市学科名师指导团;⑥承办全市性学科研讨活动。2、薄弱学科的转化提升①组织全市薄弱学科教师集中培训,主要进行专业技能、教学实践、教学研究能力等引领性培训。②“名师指导团”定期深入县(区)、学校,进行蹲点式指导,对薄弱学科教师进行课堂诊断,与学校教研组的教师同上一节课,参与集体备课,面对面地传授教学技艺,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能。③聘请省、市级专家为全市薄弱学科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传授新理念、新方法。④组织全市薄弱学科学校的中、高考质量分析及各种全市性专题教研活动,对薄弱学科教师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讨与解决。⑤做好薄弱学科的课题研究指导工作,在全市开展薄弱学科问题专题研究,市教科研中心及“名师指导团”成员积极参与研究的同时,随时把握各学校教师研究动态,进行跟踪性指导。3、建立学科建设评价和监控体系由市教育局领导,市教科研中心主办,建立一套完备的全市学科建设情况评价办法及监控体系,每学期进行一次大型学情检测,认真做好分析评估并备案存档,对一些薄弱学科进行重点跟踪监测,随时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并及时进行反馈通报。(二)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1、年内召开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讨会,总结和推广机车中学、灵丘一中、云冈中学、大同七中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各学校要充分借鉴这些学校的经验做法,明确本学年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