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平均数(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平和小学).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平均数(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平和小学).docx

上传人:xunlai783 2019/3/31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平均数(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平和小学).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平均数》教学设计平和小学陈琳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简单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发展统计观念。教学内容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90页—92页。学情及教材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简单的统计表,本节课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内容,今后还要学****稍复杂的平均数以及其他常见的统计量。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在学****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最基础的数据整理分析,平均数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新教材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份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既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磁力扣。学具准备:小圆片,计算器。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最强大脑视频,出示一组图片,了解数字就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们每天都与数字打交道,在刚才的图片中记住几个,进行思维训练。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行游戏:看一眼,记几个,交待游戏规则:看一眼,只有3秒。数字消失了,才可以动笔写在格子里。数字再出现时,请在记对的数字的右上角上画对号。,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出示一组数字,停留3秒钟。学生填入表格中,校对数字,将写对数字的个数写在表格中。同桌检查。进行四组后,选出三组数据,这三个同学谁的记忆水平高?学生各抒己见,僵持不下。2、选取一组数据,小组讨论,采用多种方法明确怎么解决谁的记忆水平高。将磁力扣摆在黑板上。3、学生汇报(预设:求总数;求平均数)(1)探究移多补少的技能。这组数据多得多,少得少,怎么才能找到一个表示平均水平的代表呢?学生发现把多的移给少的,小组合作学****用学具摆一摆。并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变的同样多的。交流汇报。全班拿出学具动手操作。用列式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除了移多补少,还有哪些方法呢?拿出笔算一算。括号里的和是什么?除数是谁?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求出几个数的和,用和除以数字的个数。(3)全班利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出自己的记忆水平。除不尽的要用计算器,教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