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中华文化.doc

格式:doc   大小:77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华文化.doc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9/3/31 文件大小: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华文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蒇一、简答题1、“由是而之焉之谓道”韩文公韩愈说道2、七经3、道术与方术4、先秦诸子十家5、理学的主要内容、特点6、宋五子7、墨子君子利辩辩必有胜8、点拨语发露语9、荀子以人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辩10、对塔说相轮的人与直入塔中寻相的人11、忘言的沉默超言的沉默12、大冶制金《庄子》13、一心有三能14、四端与七情15、阴阳的关系相反相对相生相成16、五行的关系17、和而不同(天地万物君子)18、日光照物二、分析题1、觚不觚,觚哉!觚哉!2、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春秋时一部编年体史书3、《大学》传之九章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和《墨子》小取篇有诸己不求诸人4、王敝《周易阅历》象略5、朱子论心性关系的三段话三、论述题1、你对中国文化及其精神的认识2、传统对我们的意义以及我们对传统的责任3、从认识自己到对哲学的理解4、道5、圣、经、道三者的关系6、怎样不任由自己的生命沦为一种仅仅是原始生命的蠢动7、人之所以为人者1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道是可以说的,但说出来的就不是那个真正的道了。莄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德"解释韩愈《原道》芄大意是:博爱可以称得上仁义,行动要讲究义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道”。剧本了这些条件,我认为便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了。腿2七经膈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莅3,道术与方术蒂道士的自身修行成为道术,包括内丹,外丹,服食,房中等内容蚈内丹则是指通过行气,导引,呼吸吐纳,在身体里炼丹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羈外丹是指烧炼丹砂铅***等矿物以及药物,制作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丹丸。蒆方术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古指关于治道的方法。《庄子·天下》:“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成玄英疏:“方,道也。自轩顼已下,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二是指中国古代用自然的变异现象和阴阳五行之说来推测、解释人和国家的吉凶祸福、气数命运的医卜星相、遁甲、堪舆和神仙之术等的总称薁4先秦诸子十家莂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蚈5理学芄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袃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螁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葿①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理学家虽然有不同的回答,但都否认人格神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张载提出气本论哲学,认为太虚之气是万物的本原。二程建立“天即理”的理本论哲学,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朱熹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学说。②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题。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和心统性情的学说,认为天地之性来源于太虚之气。程颢提出了心即天以及性无内外的命题,把心、性、天统一起来。程颐则提出性即理的命题,把性说成形而上之理。朱熹认为心之本体即是性,是未发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发之和;性和情是体用关系,而心是“主宰”。③认识论问题,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张载首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两种知识,并提倡穷理尽性之学,成为理学家共同讨论的问题。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朱熹提出“即物穷理”的系统方法;芅说明:宋明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也叫道学或宋学。肂理学是“天理性命”“心之所同然者为理”膀天理即是绝对当然的法则羅6理学中的北宋五子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莄7君子必辨,辨必有胜,辨无胜薀胜负的判定标准明确规定为论辩双方所持论点的“当”与“不当”应作“正确”、“恰当”解,墨家之辩就是要在是非之争中,区分正误,取当求胜“在论辩中赢得胜利,意味着在论辩中恰当地、成功地完成了一个言语行为。蚆依庄子之见,在成心的制约下,主体的认识虽各有所长,时有所用,但都因不能全面地看问题而存在一曲之蔽,再加之人们往往“得一察焉以自好”对于主体间存在着的关于是非对错的不同理解,“众人辩之以相示”(同上),试图通过论辩来说服他人以接受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道与言为二”和“言隐于荣华”所揭示的语言在论辩过程中的遮蔽性。通过论辩来明辩是非、判定对错的可能性持怀疑的态度。膄其次,假如我与你意见相左,发生了关于是非对错的争论,那么能否找出一个第三者来对我们的论辩给予无偏见的客观判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