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云南陆军讲武堂清政府出资兴办革命熔炉.doc

格式:doc   大小:15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云南陆军讲武堂清政府出资兴办革命熔炉.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3/31 文件大小:1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云南陆军讲武堂清政府出资兴办革命熔炉.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云南陆军讲武堂清政府出资兴办革命熔炉-历史论文云南陆军讲武堂清政府出资兴办革命熔炉 本刊记者|解宏乾在昆明市翠湖的西岸,矗立着一座青瓦黄墙的老洋房。这是一栋极其标准的走马转角式的正方形建筑,分东、西、南、北楼,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中心是一万两千平米的院子,总占地二万多平方米。这便是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校齐名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现在这里免费对外开放,游客在风景秀美的翠湖畔赏玩之余,行至此处,可以遥想百年前校园中军歌嘹亮的别样景象。1909年建成后,从云南陆军讲武堂中相继走出二十多位上将,两位元帅,以及越南、朝鲜两国的三军总司令和一位韩国总理,可称为名副其实的将帅摇篮。虽然,与建成之初相比,讲武堂仅留存下这座主体建筑,但它仍然是目前国内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军事院校。清政府自救建军校云南陆军讲武堂始建于1907年。当时,清政府为了挽救垂亡的命运,在甲午战争后,提出“振军经武,以救危亡”的口号,在全国组建新式陆军。1903年,袁世凯统领北洋军六镇(师),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军。清政府便以“小站练兵”为标志,严令全国各地编练新军36个镇,同时开办一系列军事学堂。云南地处边陲,国防需要,计划建立新军两镇。但在新军编练过程中,军官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当时需要。而且,军中一些士官“皆目不识丁之武人”,“所带之兵,非盗即贼,滋扰地方”,素质相当低下。因此开办陆军军事学堂,以培养人才,势在必行。云南陆军讲武堂成立之前,曾办过武备学堂、新操学堂、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小学堂以及第十九镇(云南新式陆军番号)随营学堂,但皆因不正规、设备差等原因未见成效。云南陆军讲武堂之所以选择了昆明的承华圃为校址,是因为相传明代云南镇国公沐英在此“种柳牧马”,并效仿汉朝名将周亚夫屯兵细柳,修建“柳营”。吴三桂入滇后将这一带辟为“平西别苑”。康熙年间,除了正殿外,其亭台楼阁与杂群房屋全被拆毁,并于雍正初年辟为校武场,正殿则改作演武厅,称为“洪化堂”,这里正式成为一个练兵****武之地。云南陆军讲武堂之所以选此设址,意在秉承先人之志:“明耻教战”,练兵强军。1909年,云南陆军讲武堂竣工,大约占地七万平方米。东起翠湖边,西至钱局街,南靠洪化桥,北临西仓坡。其东、南、北楼各两层均高十米左右,南楼上有一座阁台为检阅之用,面对着讲武堂原来的那个大操场(现为省科技馆处);东侧楼曾为校本部办公所用。四面楼房浑然连为一体,层高通透,错落有致,各长120米,周长480米,占地宽大,四面都有拱形门洞出入。二楼上那条贯通东、西、南、北的长廊,全长480米,称得上是中国最长的楼中通廊。中国传统式的整体设计搭配西洋式的拱形窗户,恰好应和了讲武堂中西合璧的精神。革命的熔炉云南陆军讲武堂落成之际,正好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中国留学生毕业回国。护理云贵总督沈秉堃及云贵总督锡良便从中物色人才,任命大批回国留日学生为讲武堂的骨干和教官,李根源就是其中之一。1909年8月28日,李根源从日本回到昆明。次日晨,他被沈秉堃专门接见,当晚八时,他便接到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相当于主管教学和训练的副校长或教务长)的委任状,并兼任步兵科教官。第三天,沈秉堃再次传见李根源,要求他从速筹办,中秋开学,并且一再申明,一切由李根源主办,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