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石的保养与鉴别(青田、寿山、鸡血、巴林等)
印石的“六德”、“三贱”、“三贵”
印石中的“六德”是“细、结、温、润、凝、腻”,是印石材质优良的标准。
“细”,是指印石的颗粒细微,内部结构单一,无杂质或少杂质。
“结”,是指石的固压结晶情况好,比重比较大,入手有沉甸甸的感觉,不易
碎裂。
“温”,指印石的手感温度,较一般石材清凉。
“润”,指印石的手感湿度,摸起来很滑,有含水的感觉,表面反射光泽不浮,
向内收敛。
“凝”,指印石的透明度高,冻化程度好,如同液体凝结一样。
“腻”,是指印石表面有油质感,而且是从石头里面沁出来的。
印石中的“三贱”即“粗、松、脆”,是印石材质低劣的标准。
粗”:指印石构成的颗粒粗糙,肌理内混杂异物。印石无光泽,呈土地状集合
体,入手感觉涩滞,更无油腻可言。
“松”:指印石的结构松散,结体不致密。轻碰即伤,软弱如干硬的泥土,始终
像缺油的样子,难以篆刻,属于蚀变、固压程度较差的反映。
“脆”:刻之即剥落、崩渣,或软硬不一,篆刻时刀不入,或出现石质坚滑的
拒刀等情况,难以表现刀痕效果。
印石的“三贵”是“方、高、大”,是印石形状优良的标准。低廉的印石可以
人工裁削,高档石材价值连城,裁削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它本身的形状就很
重要了。
“方”,长方或正方体最适合做印材,扁材次之,条材更次之,随形为最次。
“高”,印章要以手抓握,且高档石材一般都有印钮,太低就有局限。
“大”,高档石材的价格与体积重量的比例是几何级数,越大的印材越稀
有,价格越高。
寿山石的鉴别
“石帝”田黄历来作伪者层出不穷,主要可归为如下三类:一是用寿山石中水坑
山坑的其他石材来冒充,如坑头石、鲎箕田、鹿目格、碓下黄石、黄都成等几十
种石材,都有用来冒充田黄的。二是将白色寿山冻石用藤黄水浸泡十几天,染成
黄色。色浮偏暗,无腻凝的质感。三是以黄色石粉、树脂为原料进行化学合成,
以放大镜去观察,既可见黏稠的树脂感,且无光,不透,无萝卜纹。
白芙蓉为“印石三宝”之一,作伪者通常以白高山石、白巴林石冒充,也有
以旧粉石印章冒充的,前者可从石质的细腻、坚密程度上去判断,后者只需以指
甲刮石的棱角,如石粉粉落则为赝品。
艾叶绿作伪通常是以巴林绿石、辽东绿石、月尾绿、广东绿、安绿石冒充,
只要了解熟悉这些用来冒充的石材的特点,不难判别。
鸡血石的鉴别
鸡血石中鸡血颜色鲜红为上品,大红次之,暗红最差。血量大于 30%者即为
高档品,大于 50%者为珍品,大于 70%者则为绝品,但如血色不美,或底质不
佳,则其档次仍要大幅下跌。印石又依含血面而分成六面血至一面血六种,以六
面血为上品,而以四五面血者为正品,三面血、二面血者为中品,一面血者则为
最次。以浓血为贵,散血则如鸡血水稀释,而影响档次。石质以细腻、纯净、透
明,有光泽,较坚硬,少杂质裂纹为上品。
鸡血石的作伪手法,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