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射阳中学2013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第3课时教学案主备:杨长虹刘振东审订:周祥一、考点概说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特殊的手法。它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结构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专题一、鉴赏诗歌的结构特点、表达方式(一)鉴赏诗歌的结构特点古典诗歌的结构,是体现诗歌形式之美、反映社会内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常见的结构特点有:铺垫、伏笔、过渡、照应、逐层拓展、卒章显志、起承转合等。。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或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又叫呼应。一首诗歌一般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面要照应的话,前面得先有个交待。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照应的种类:首尾照应、扣题照应、伏笔照应。。(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所谓记叙,是叙述人物经历、事件发展和情景的转换;描写,是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和情态;议论,是对景物、事件以及相关的人物命运的态度和评价;抒情,是抒发和表达诗人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其中抒情和描写是考查的重点。,后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主要是鉴赏侧面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工笔、细节等。(1)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2)烘托就是“烘云托月”,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二、高考点击1、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08四川卷)[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zān):赶快。③苫(shān):用草覆盖。(1)从归隐的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答:(4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四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很少;“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答:(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喻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2、阅读下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