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蒲江县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征求意见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6〕11号)、《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川委发〔2016〕31号)和《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成委发〔2017〕22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治省、市、县战略部署,坚持依法治县、普法先行,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为我县坚定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推进“工业突破、城市建设、农业提升”三大攻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到2020年,法治宣传教育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基本完备,法治宣传方式方法创新发展,工作实效性显著提高,法治城市创建深入人心,普法依法治理有机结合,全民法治观念普遍提升,党员党章党规意识明显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良序基本形成,力争全县普法工作进入省市先进行列。主要目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基础更加夯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全面落实,普法责任清单普遍建立。以法治创建、法律七进、法治大讲堂等为支撑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体系形成。电视台、“今日蒲江”报开设法治宣传教育节目(栏目)和专栏,司法、执法部门新媒体法治宣传教育平台开通率达100%。法治宣传教育公益广告占全部公益广告时间(版面)10%以上。法治宣传教育阵地持续增加,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分别建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法治宣传教育对象、领域更加全面。法治宣传教育对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群体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党政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学法用法实现常态化和规范化,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全面纳入日常教育培训体系,青少年学法用法规范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对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来蒲务工人员等群体普法精准化程度明显提升。全民法治意识显著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公众满意度稳步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更加务实。各区域、各行业普法需求调查常态化,法治宣传教育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显著提升。法治宣传教育产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技术新媒体在法治宣传教育领域应用更加广泛。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有效融合,法治宣传教育主体之间良性互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助推器。——普法依法治理相互融合更加密切。普治并举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建立完善普治互动任务清单。创建全省法治教育先进县。创建一批市级“法治示范乡镇(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到2020年全县创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成功率达40%以上。普遍开展各部门、各行业法治示范创建活动,树立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位、诚信守法先进企业、依法治校(园)示范校(园)等法治创建示范单位,覆盖全县的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创建工作体系基本形成。——法治宣传教育绩效评估更加科学。全县法治宣传教育绩效评估体系更加完备,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和标准体系更加健全。法治宣传教育考评机制更加科学合理,社会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更加多样化,考核评估的系统性、广泛性、科学性、权威性不断增强,对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明显。(三),服务大局。围绕“工业强县”战略布局、十三五规划和“三大攻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推动各项工作沿着法治轨道运行。,全民参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法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回应群众关心关注的法治问题。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推动形成社会广泛参与、资源优化整合、运行开放互动、成果全民共享的普法新形态。,普治并举。坚持法治宣传教育与依法治理、法治实践相结合,积极在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党内法规建设活动等法治实践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