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武陵区河洑镇机埠上收中有关问题的处理建议市公用事业局:按贵局关于江北城区协排机埠上收的意见,要求河洑镇现有2座排渍机埠(刘家桥机埠、犀牛口机埠)全部上收,我们根据机埠承担的职能和现状,现就机埠上收事宜建议如下:一、关于刘家桥机埠不宜上收的建议2004年,刘家桥机埠因修建柳叶大道而移址重建。该机埠装机容量为132千瓦三台套,建筑面积380㎡,其中机房面积80㎡,办公楼面积300㎡。根据该机埠承担的特殊职能,我们认为不宜上收:一是农业生产需要。该机埠承担着岩桥、合兴、雷坛岗、南湖、洪流、全美、朱湖、白合等8个村近20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几年之内,该机埠的排涝范围仍将大都属于农业用地。如果上收,将增加农排与城排之间的协调难度,不利于我镇的农田水利管理。二是机关办公需要。我镇机关现有办公楼是上世纪70~80年代所建,因而院子小、用房紧张。2004年重建刘家桥机埠时,不得不将水电站和农业综合服务站共8名干部安排在此办公。2008年,桃花源路开工修建时,镇政府在此又设立了征拆办。目前,在此办公的有市、区和镇机关干部30多人,若上收就会造成这些同志无处办公的尴尬局面。三是城排职能有限。该机埠是按农业排渍要求设计,与城市西片新区的排渍排污要求不相吻合。因此,市西城投资公司已拟在我镇杨桥村与青林村结合处修建高标准的大型城排机埠,近两年内该机埠即将被取代,上收后城市排渍意义不大。四是机埠运行良好。该机埠重建时,所有设备都已更新,每年又进行了维修保养,在排涝过程中,从未出过安全事故和机械故障。为解决近期农排与城排的矛盾,我镇最近已将机窝蓄水面扩大了1500多㎡,可多蓄水4500m³;通过疏通纬四线、纬八线3000多米的两条主排渠和机窝出淤,又增加了蓄水量3000多m³。目前,机埠蓄水总量达到了15000多m³,能有效地解决桃花源北路和柳叶大道的排涝问题。五是管理机制健全。机埠现有工作人员4名和机手2名,除机手为合同工外,4名都是在编在岗的工作人员。机埠不仅有完整的操作制度,而且个个都是技术能手,如站长张丕利是1995年从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所学专业为水电动力设备,毕业后一直从事水电工作,担任站长10多年来,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工作从未出现过差错。机手吃住在机埠,做到了24小时上岗值班。因此,根据刘家桥机埠完好的设备、良好的管理机制、较强的技术力量和我镇机关干部重要的办公场所等因素,我们建议保持现有体制不变。二、关于犀牛口机埠上收的建议犀牛口社区是我镇唯一的城市社区,现有大小企业30多家,城镇居民5000余人,他们大都为下岗职工和留守老人与妇女儿童,其中低保困难户就有2000余人。犀牛口机埠始建于1989年,装机容量为75千瓦一台套,机房建筑面积35㎡,排涝面积1平方公里。该机埠自修建以来,就承担着城排的任务。虽然该机埠排涝面积不大,但任务很重。由于该机埠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存在着电机与水泵不同心、运转时噪音较大、电机升温较快、出水球阀止水效果差等安全隐患,每逢开机排涝时就会故障不断,不能有效地保证社区居民财产安全,加上该机埠要经过沅江大堤才能排涝,其穿堤设施为市水利局城防处修建,所以上收后,更能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与大堤安全。该机埠现有黄燕、杨小娟2名机手,工作时间均在9年以上,都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经验,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请求一并上收。同时,该机